【民生好報記者 何宛玲/台東報導】
臺東縣政府今(8)日辦理第5場次縣政綜合發展座談會,縣長饒慶鈴、副縣長王志輝率縣府相關局處主管前往太麻里日昇之鄉會館,傾聽鄉親意見,廣納各方建議,讓縣府在施政時,能貼近地方發展需要。
縣長饒慶鈴開場先說明縣府近年推動符合世界潮流且凸顯臺東獨特價值的「慢經濟」政策理念,並以新思維、高效率的行政效能,帶動產業發展、維護自然生態景觀、發展國際觀光旅遊、營造永續發展的宜居城鄉。在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農漁會存款、降低縣政負債、營造健康高齡友善城市及國際旅遊城市評比上,都獲得各界肯定與顯著的績效。
現場各界代表高度肯定縣府推動慢經濟所帶來的成果,也就太麻里鄉未來發展踴躍發言。會中民眾關心的事項包括部落核定程序、自來水延管工程及設備用地取得、國有土地或未登錄地的放領或取得、學生跨區交通接駁、協調東管處提供或撥用金崙溫泉區土地供部落祭祀儀典使用、修復金崙吊橋及加速家戶溫泉接管、多良火車站周邊停車遊憩環境改善、地籍戶籍不同行政區限制合法經營權益、釋迦種植水源等問題提出看法,縣府團隊當場也積極回應相關處理方式。
饒縣長也分享3年多來,縣府挹注了近10億元的建設經費在太麻里鄉所呈現的美好改變。包括公共設施用地通檢從10年縮減到只要2年,未來太麻里將釋出都市計畫建築用地4.06公頃;臺東縣有94%為山坡地,近年太麻里鄉共解編4,671筆,總面積約435.46公頃,減少鄉民山坡地開發負擔。並爭取3,400萬興建南迴線第一間多元照顧服務中心,守護鄉民健康;爭取花東基金1,400萬元,增設1994個骨灰櫃位,並加強殯葬園區設備;近年臺東縣國際觀光旅客增加,縣府積極輔導店家改善雙語環境及優化產品內容,讓來訪的國際客有更貼心的服務;縣府也積極推廣在地農特產品,投入600萬打造多元釋迦銷售通路太麻里,並協助大目釋迦每周從高雄小港機場空運至香港高價市場;近年投入640萬改善部落道路景觀。同時,延續2020年太麻里光雕音樂會吸引7.2萬人參與的盛況,今年7月29日光雕音樂會也將再次於太麻里曙光千禧公園與民眾見面。
此外,縣府為積極改善居民生活品質,與鄉公所共同爭取1.6億元完善太麻里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投入近850萬元,改善鄉親用水品質;爭議17年的臺東焚化廠,預計111年下半年試營運,並已於110年11月至111年5月間協助太麻里鄉處理約331噸垃圾量,並為地方增購垃圾車等設備,改善廢棄物清理效率與品質;縣府投入2.3億改善太麻里鄉多處道路品質,守護民眾交通安全,並推行幸福巴士,讓鄉親活動更機動與便利。此外,縣府相當重視建構完善的社福系統,爭取3,400萬興建南迴第一間多元照顧服務中心,提供完善長照社福服務,減少鄉民照顧成本,減輕家屬照顧壓力;投入1,600萬元建置部落聚會所,滿足部落需求。縣府也持續完善居民多元生活服務,近年文健站服務能量三年來提高3倍,投入6,300萬新設查拉密、北里、大王、溫泉與大溪五站文健站,也持續改善文健站空間,打造友善、共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