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17news民生好報

線上媒體記者交流分享會探討 「新聞的真與假,如何因應假新聞?」

線上媒體記者交流分享會探討 「新聞的真與假,如何因應假新聞?」

【記者 廖宥婷 台中報導】

媒體是公認的「第四權」,手握這權利的當下,不論處理任何類型的新聞事件應該本著良知善用公器,謹慎多方求證,客觀報導。新聞的真與假一直是網路上,各方關注度很高的議題。網路時代,新聞擴散的效力無遠弗屆,從業人員收到消息來源時該如何判斷?為了防範不實報導大肆散播,以免自己一不小心也成為助攻的惡勢力。新聞從業人員該有的態度與辨識或處理方法有哪些?希望透過本次分享會,分享各自在第一線的實務心得及如何看待似是而非、真假難辯的新聞。

為了讓真相如實呈現,讓社會有更好的輿論空間,同時兼顧大眾擁有知的權利,不論哪一種媒體皆應該嚴肅看待這個權利與職業,從第一線把關,齊心讓涉及不實的報導消失。即使在最不友善的時代也要堅持做最好的媒體人。 不是只有小媒體或網路媒體才可能犯了不實報導的錯誤,即使是國際知名媒體,從業人員若不謹慎亦可能涉及誤導。

台灣好報社於6月19日上午十點舉辦線上媒體記者交流分享會,邀請大學教授與全國約15位的媒體從業者,以「新聞的真與假,如何因應假新聞?」為主題,於線上以視訊會議做交流分享討論。

台灣好報社長宋智忱引言致詞表示,新聞的真與假一直是網路上各方關注度很高的議題,新聞事件應該本著良知善用公器,謹慎多方求證,客觀報導。網路時代,新聞擴散的效力無遠弗屆,從業人員收到消息來源時該如何判斷,防範不實報導大肆散播,使自己一不小心掉入陷阱,也成為助攻的惡勢力。新聞從業人員該有的態度與辨識或處理方法有哪些?希望透過本次分享會,分享各自在第一線的實務心得及如何看待似是而非、真假難辨的新聞。為了讓真相如實呈現,讓社會有更好的輿論空間,同時兼顧大眾擁有知的權利,不論哪一種媒體皆應該嚴肅看待這個權利與職業,從第一線把關,齊心讓涉及不實的報導消失,堅持做最好的媒體人。

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林如森教授,本身也曾經是記者,他以傳播學者的角度對假新聞做了深入分析。如由信息的傳播途徑與過程來看,其中每一個環節稍有不慎都會是假新聞造成原因,記者與媒體在製作、傳遞新聞消息時,千萬不能大意!

林教授認為,BBC出現一連串失實新聞報導,記者無論是否沙磊,從專業角度看實在有失國際大媒的形象。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全世界對新聞的接收與關注,仍無法接受像BBC這樣以錯誤資訊大肆散播,可說是完全暴走!

佛光大學傳播系宋修聖教授,也以「新疆棉-血汗棉」事件提出看法。他認為BBC記者對疆棉報導有許多至今無法證實,因疆棉報導甚至影響經濟產業,有席捲全球波及甚廣之勢至今未能平息。疆棉報導事件對閱聽大眾、媒體記者都是很好的教材,宋教授建議看新聞維持清醒頭腦與雪亮眼睛「停、聽、看」,不盲從輕信把持自己的判斷力,遠離假新聞不是難事!

針對假新聞分享會聚焦了一個重要議題:不是只有小媒體或網路媒體才犯了不實報導的錯誤,即使是國際知名媒體,從業人員若不謹慎亦可能涉及錯誤不實報導,近期國際媒體BBC涉及多件新聞錯誤不實報導,成為話題!從台灣口罩生產數字不實、疫情隔離房間像監獄、記者沙磊(John Sudworth)的疆棉議題、貴州人臉辨識議題等等,分享會上形成討論焦點,紛紛對國際大媒如BBC竟也如此輕率無法認同。

BBC作為國際知名和最具權威性的公共電視,被台灣新聞界視為「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範生,卻在這個報導事件中被狠狠打臉。雖然該篇報導現在已經下架,但是在網路時代,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即使已刪了新聞,也擋不住網上的轉載和批評。「查證」、「平衡報導」是中外新聞學教科書的第一課,受過專業訓練的從業人員不可能不懂。但即使如BBC,一樣可能陷入假新聞的風暴中。

台灣電報社長 江文賓 表示:針對BBC所探訪的新疆棉花的新聞議題,而新聞的議題造成國際間各品牌形象與中國人民名譽受損甚大,針對此議題,他們反映與其實跟當地真實狀況有很大的出入,因曾經於2018年有受邀去新疆當地採訪,新疆地廣人稠,土地約台灣45倍大,但是人口跟台灣差不多,而棉花田是他們主要作物,經記者們當時現場勘查,新疆到處都是新疆棉田,且片片看過去都是一望無際,如果用人工採收根本不符合經濟效應與成本,但經由棉花田管理人員的說明,才知道棉花田是如何經由採收機器來作採收與整理,而當時的機器設備就已經領先台灣很多了,再事隔多年後,怎麼可能反而再走回古老的傳統方式,而新疆棉現在已經是世界之最,是世界各國的需求出貨地區,需求量越來越多,更加不可能以人工來採收,所以在此新聞議題下,真假即可以脫口而出,只是作為媒體人,如果只是引起注意而製作假議題的動機,這樣的媒體素質與道德,真得要令人省思。

民生好報編輯廖宥婷表示: 因為數位媒體時代來臨,資訊傳播速度快,且網路媒體競爭大,新聞的價值越來越低,許多傳統或是大媒體公司為了利益,而製作許多假新聞作風向,這是不對的,新聞工作者應該要有媒體素質與道德觀,不應利用新聞處理技巧,扭曲或掩蓋新聞事實,也不得以片斷取材、煽情、誇大、討好等失衡手段,呈現新聞資訊或進行評論,進而造成國家損失或是社會亂象。

最後總結為:
透過媒體人的力量,讓新聞事件以真相呈現,一起讓我們的閱聽環境更優質,遇到新聞事件的判斷方式,分享會形成共識:
1.對新聞事件持懷疑態度
參閱、搜集各方資料後,如果事件只有單方陳述意見,內容不合常理,令人難以置信有可能涉及不實報導。
2.平衡新聞來源及受訪者意見
採訪時勿用引導式提問,讓受訪者斷章取義回答。如果報導來自您不熟悉的領域與組織,請查看該組織的「關於」區塊以進一步瞭解並判斷。
3.相片、影片來源須自行拍攝或有合法授權
不實報導經常使用經篡改的圖像或影片,有時候也會盜用真實的相片來斷章取義、混淆視聽;因此可以搜尋這些相片或圖像來確認原始出處。
4.新聞事件的日期
不實報導可能會出現不合理的時間順序,或是篡改事件的發生日期。 時間差及時代背景、事件背景皆可查證。
5.查核證據及平衡報導
檢查資料來源,以確認報導內容的正確性。如果證據不足或找來匿名的專家背書,就有可能涉及不實報導。
6.參考其他媒體報導
各家媒體皆有自己的立場,如果沒有其他新聞來源報導同樣主題,正反面的內容,便可能是不實報導;如果有多個具公信力的來源都報導了相同的內容,新聞內容屬實,機率較高。
7.報導是否只為博君一笑或無當事者意見
不實報導和幽默或反諷只有一線之隔,新聞來源是否只有作者以嘲弄時事方式呈現,以及報導是否無當事者想法。
8.刻意捏造的報導內容
閱讀報導或撰寫新聞報導時,記者應永保批判性思考,僅分享認為可信的新聞。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