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17news民生好報

新港奉天宮媽祖契子女中秋團圓 廟方贈契字胸章與禮品

新港奉天宮媽祖契子女中秋團圓 廟方贈契字胸章與禮品
3109
▲董事長何達煌賢與嘉義縣議會機要秘書黃啟豪秀出媽祖口罩和媽祖契子女獨有的契字胸章。(圖/記者邱嘉琪攝)

【記者邱嘉琪/嘉義報導】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是新港奉天宮開臺媽祖契子女回宮團圓的好日子,上午董事長何達煌賢伉儷及董監事,與契子女們一起團拜祈福,廟方更準備媽祖契子女獨有的契字胸章,還有一份精美禮品,讓回來團聚的契子女帶著媽祖滿滿的祝福回家。

▲新港奉天宮媽祖契子女,中秋節回宮團圓祈福。(圖/記者邱嘉琪攝)

「開臺媽祖契子女中秋回宮大團圓」活動中,董事長何達煌賢伉儷率全體董監事、嘉義縣議會機要秘書黃啟豪、廟方誦經團及各界長官貴賓與來全國自各地的契子女們一同團拜上香祈福。

董事長何達煌表示,今年因疫情的關係,所以取消往年都有的平安圓、長壽米粉、元寶水餃與各式點心及小丑表演,但特別製作精美的媽祖契子女獨有的契字胸章還有一份精美禮品,(有米香、媽祖口罩、平安水、香火袋造型平安米及蛋糕),讓回來的媽祖契子女都能帶著滿滿的祝福回家。

▲今年回家團圓媽祖契子女的精美禮品,有米香、媽祖口罩、平安水、香火袋造型平安米及蛋糕。(圖/記者邱嘉琪攝)

何達煌指出,奉天宮開台媽祖是信眾的精神寄託,也是「囝仔的守護神」,「拜契」儀式乃由父母帶領孩童來至奉天宮,填寫「契字」文,虔心向媽祖祈願孩子能夠成為媽祖的契子女,並將香火袋在媽祖香爐前旋繞沾取爐煙,最後,再把香火袋遂掛於孩童頸項,稱為「縣貫」,至此,成為媽祖契子女儀式始告完成,往後每年再回到奉天宮,更換香火袋的紅絲線,並且香火袋再過爐一次,這稱為「換貫」,直到滿十六歲為止,契子女向媽祖謝恩後,才把香火袋歸還媽祖婆,俗稱「褪貫」。

▲有遠嫁林口的在地媽媽,每年帶著給媽祖做囝的兒子中秋回宮團圓。(圖/記者邱嘉琪攝)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