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17news民生好報

桃市府發表海岸治理成果專刊,以「9海策略」守護海岸,達到海洋永續發展目標

【記者:陳玉龍 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110年12月(2)日上午前往國立中央大學,出席「桃園海岸治理論壇暨成果專刊發表會」。鄭市長表示,桃園成立全國第一個「海岸管理工程處」、發表「桃園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發展4大海岸生態亮點、建立認證級的環境場域,並有580位志工組織16個「海岸巡護隊」、167位潛海戰將籌組5支「環保潛水隊」、95艘船舶組成3支「環保艦隊」,積極進行淨灘、海岸污染管制等各項海岸保護工作。鄭市長感謝近千位志工及在地企業、中央及地方政府團隊、中油及台電公司、中央大學、海洋大學與在地居民共同保護海洋,讓桃園海岸大幅提高生物多樣性,展現多元生態亮點,讓海岸乾淨又漂亮,市府未來會持續推動各項海洋及生態教育,在做好污染管制的同時,也運用豐富的海岸資源,加強護海親海觀念,相信桃園的海岸治理成績是台灣翻轉海岸、海洋看法的在地實踐,努力成果也是領先其他縣市。

鄭市長指出,市府為了恢復桃園美麗的海岸線,以「海岸治理、跨域合作」、「潔淨海岸、擴大參與」、「科技監控、污染防治」、「資源復育、生態保育」、「循環利用、藍色經濟」、「環境教育、生態旅遊」等6大思維,及「治海、觀海、淨海、護海、知海、進海、親海、里海、藍海」等「9海策略」,達到海洋永續發展的目標,並以此主軸發表成果專刊,分享努力的成果。

在「治海」方面,鄭市長談到,106年市府與中央大學合作發表全國首本「桃園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成為海岸治理政策的綱領;107年成立全國唯一的「海岸管理工程處」,海岸治理涉及多項法規,以及工程、設施、海岸、生態保育等觀念,桃園以台61號快速道路以西的濱海、近岸等海域為海保範圍。市府也成立「海岸管理委員會」及「海岸資源保育專案小組」,針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育、文化資產、自然地景、景觀營造、災害防救及環境教育等7大領域提出建議,再交由中央、地方及企業等20個單位組成的「海岸資源保育專案小組」規劃執行。

在「觀海」方面,鄭市長提及,桃園全國首創「海岸環境監測科技中心」,運用物聯網技術,蒐集最完整的海岸環境資料,結合大數據分析,不僅作為海岸治理的參考,也可達到海岸污染擴散模擬、海岸水質污染預警、海岸環境品質預測、危險海象即時警示等4大功能。另外,「海岸水質自動監測站」可以監測10種水質,每20分鐘就能產生一筆數據,預計113年完成設置11座的目標。

在「淨海」方面,鄭市長談到,108年桃園全國首創成立「海岸巡護隊」,目前已有16隊,共580位志工執行海岸污染通報、環境清潔維護等工作,每週至少淨灘1次,總出勤時數達7萬7000小時,其中更不乏高齡的志工長者,經年累月的守護海岸,市府也於109年採購17輛沙灘清運車,協助垃圾搬運,提高清除效率。此外,市府也積極招募95 艘船舶,成立3支「環保艦隊」,目前已出船6,000餘次,清除2萬6,025公斤的海漂垃圾;另由167名潛海戰將籌組5支「環保潛水隊」,協助海底及海漂垃圾的清除,更於109年組團參加「Discovery一件好事救海洋」活動,共同寫下12小時內最多人參與淨海的金氏世界紀錄,市府也推出「星心相印績優晉階獎勵方案」,藉此感謝和激勵潛水隊員,並與青創團隊-點點塑公司合作,運用無人智慧船下海清除微型塑膠,更具環保觀念,未來可結合海岸水質監測站,以科技技術強化清理效果。

在「護海」方面,鄭市長說到,市府推動「貓頭鷹專案」及成立「檢警環」聯盟等環保犯罪打擊機制,其中「貓頭鷹專案」自103年至110年,7年間共稽查1萬8,259家次、告發取締2,301家次、勒令停工95家次、移送法辦26家次,裁處金額超過3億元。市府也陸續公告新街溪及埔心溪流域廢(污)水排放總量管制方式,以及南崁溪廢(污)水重金屬銅排放總量管制,執行成效顯著,檢測沿海野生牡蠣體內重金屬,銅濃度已較5年前平均下降63%。此外,市府推動12處污水下水道系統,桃園接管率自升格前的5.4%,提升至29.1%,預計未來4年達到50%的目標,也針對尚未完成污水下水道接管的生活污水,先以礫間接觸氧化處理方式處理,利用礫石上的生物膜去除水中有機污染物,達到淨化河川水質的目標,升格後已增加11座,總處理量每日已達10萬5,000立方公尺。

鄭市長也提及,桃園4大海岸生態亮點,包括許厝港國家級重要濕地、草漯沙丘地質公園、觀新藻礁生態系野生動物保護區及新屋蚵間石滬群文化景觀,都已劃設保護區,而27公里長的桃園藻礁海岸線已有近87%的藻礁劃入保護區範圍,市府今(110)年再投入2,000萬元調查大潭及白玉藻礁,將評估合適的保護方式及等級。而老街溪出海口嚴重陸化及被佔用30年的非法漁塭,影響許厝港濕地鳥類棲息,市府採取挖填平衡工法,分年分階段進行復育工作,不到1年就增加22公頃濕地面積,鳥種數也從229種增加到241種,生態豐富度大幅增加,希望未來老街溪跨河大橋完工後,能在此地發展更多生態旅遊。號稱「台版沙哈拉沙漠」的草漯沙丘地質公園為全國第1座以海岸沙丘為保護標的的地質公園,風力發電機和沙丘形成絕美地景,也是未來推動生態旅遊及地方創生的亮點。

鄭市長說,經過市府多年的努力復育,觀新藻礁保護區目前已紀錄345種生物,物種數成長2.7倍;大潭藻礁與觀新藻礁為同一生態系,同時保存柴山多杯孔珊瑚;新屋石滬群存續已超過300多年,現存11座,蚵間里9座及深圳里2座,預計112年完成11座石滬修復。市府也興建許厝港濕地生態教室、草漯沙丘地景觀音展示館、藻礁生態環境教室、新屋石滬故事館、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等,經過環教場域認證後,將成為推動海洋教育的重要基地。

鄭市長表示,市府執行廢棄漁網回收再利用計畫,搶救擱淺的海洋生物,以每公斤15元向漁民收購尼龍漁網,並要求落實刺網漁具實名制政策,加強海洋廢棄物的管理;市府也與亞東綠材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海洋廢棄寶特瓶回收再利用合作意向書」(MOU),以20個海廢寶特瓶製成1件環保衣的概念,目前已累計回收22.6公噸,並製作850件環保衣,回饋海岸巡護志工作為淨灘工作服,形成另一種循環經濟和回收產業的運用。

鄭市長也談到,目前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一,兩座天然氣儲槽設置進度約70%,大潭海岸及藻礁仍在,並未消失;且調查結果發現,生態區生物棲息地沒有消失,生物多樣性甚至大幅提高,與三接形成共生共存的關係,希望未來三接發揮好的外溢效果,發展出低溫養殖、冷鏈物流,形成LNG產業鏈,增加觀音、新屋居民就業機會,讓三接與藻礁共生,發展海洋科技產業,環境資產可以產生正面效益。

鄭市長指出,在「知海」方面,市府妥善規劃海岸的廢棄歷史建築,包括:蚵一哨所轉型為「新屋石滬故事館」;好客莊園轉型為「海洋客家牽罟文化館」及「海客休閒農業區遊客中心」;觀音濱海遊憩區轉型為「草漯沙丘地景觀音展示館」及「里海學堂」等;桃園也積極申請環教場所認證,目前總數為28個,今年年底可達30個,預計明年再申請新屋濱海植物園及後湖溪生態園區。此外,市府開設里海學堂,以培育6,000位種子教師為目標,也於新屋永安國小設置桃園市「海洋教育資源中心」,並感謝日月光環境永續基金會協助增設海洋教室,以及中油及台電公司補助 1.2億元,海洋大學自籌6,000萬元,總計1.8億元興建藻礁暨海洋生態館,預計112年完工。市府也舉辦「漁人島—2020桃園世界海洋日」系列活動,吸引超過1萬7,000人共襄盛舉,透過展區介紹傳達海洋生態的重要性。

鄭市長提及,在「親海」方面,市府將沿海濕地、沙丘、藻礁、牽罟及石滬等5大場域串聯成「桃園海岸生態旅遊廊帶」,整合周邊商家形成旅遊聯盟,例如:設置草漯沙丘2條觀景步道、小燕鷗天幕環教廣場、新屋濱海植物園等;推動許厝港自行車景觀大橋及許厝港低碳轉運中心,未來可結合兩側自行車道,落實低碳旅遊;後湖溪生態體驗園區則規劃推動獨木舟運動及碼頭咖啡屋等;市府也與中油、台電合作,規劃建構後湖逐浪天梯,其中「天籟海堤」的設計將會把大海變成音箱,譜出大自然的美麗樂章。

鄭市長表示,桃園把環境當資產,希望地方與環境共生,鼓勵志工和企業參與,與市府共同推動海岸永續發展、海岸及海洋保護,基於珍惜海洋生態的心,桃園在海岸及海洋保護走得比其他縣市還要更早、更遠,因為有許多人的齊心投入,才讓桃園海岸展現無比的生態魅力,桃園也才敢在三接議題被公眾討論的時刻,有信心地大聲說出,三接與藻礁共生並存,希望大家往對的方向一起前進。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表示,今日他代表經濟部來感謝桃園市政府及中央大學。台灣為海島國家,但對海的瞭解和掌握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因為氣候變遷及暖化現象直接衝擊海岸,面對急迫性的需求,治理角色要從被動改為主動,積極推動海岸治理工作,加上未來減碳、離岸發電及海洋能源發展等都是未來推行重點,相信學術界的支持,能加深對海岸生態保育的認識,讓經濟部推動海岸相關工程時更有信心。

曾政務次長也說,感謝桃市府及市民朋友對於海洋及海岸保護的熱情,桃市府透過各項努力,檢視所有風險危害,不讓污染經由河川危害海岸,對海洋保護助益相當大。經濟部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最主要的領航部會,深知永續是發展的基礎,會持續與桃市府及中央大學合作,努力做好各項工作,讓海岸永續發展。

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中央大學與市府合作相當多,尤其在海岸治理方面合作已久,包括106年桃市府與中央大學合作發布「桃園海岸生態保護白皮書」,當時中央大學研究團隊領導人正是現任桃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市府也依據白皮書建議,於107年成立全國唯一的「海岸管理工程處」,專責海岸管理事務;109年7月,桃市府與中央氣象局、中央大學共同簽訂「桃園市海岸環境監測合作協議書」,規劃在桃園沿海布建「智慧海象監測網」,透過即時監測,取得正確海象資料,有助海岸防護政策的制定。中央大學會在專業領域上貢獻心力,與市府積極合作,希望平衡沿岸民眾的生活福祉、經濟發展及海岸環保等理念。

今日包括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長黃向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北部分署長扶大桂、海洋委員會海巡署艦隊分署副分署長吳金河、海洋委員會海洋資源處簡任技正洪國堯、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簡任技正余金妹、市府環保局長呂理德、水務局長劉振宇、農業局長郭承泉、地稅局長姚世昌、人事處長黃新雛、海管處長林立昌、楊梅區戶政事務所主任陳起華、國立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海洋大學副校長李明安、中油公司董事長李順欽均一同出席活動。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