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17news民生好報

ATCT8/12公開聲明書《藝術界對常玉觀點》解讀

ATCT8/12公開聲明書《藝術界對常玉觀點》解讀

ATCT協會是用客觀的「科學鑑識」來辨別藝文作品。

(新聞中心 台北報導)
ATCT(美台古文物藝術及創新科技研究發展交流協會)於8/12提出聲明書,公開說明ATCT是如何辨別的藝文作品,讓社會大眾了解ATCT協會的「科學鑑識」是建立在客觀的方法上,並有一定的標準步驟進行。

ATCT20240812聲明書針對《藝術界提出對常玉觀點》說明內容如下:
1.法國印象派創始人莫內(Oscar-Claude Monet)習慣採取多次繪製同一場景的方法,以捕捉光線的變化和季節的流逝,其中以《教堂系列》最為經典,他重複畫同一處教堂的油畫有幾十幅之多。

ATCT20240812聲明書針對《藝術界提出對常玉觀點》說明內容。(圖片資料由ATCT提供。)

根據協會查閱各方資料,常玉於1940年代所畫的《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畫作,就曾在畫廊出現尺寸長152公分、寬78公分,材質是油彩、纖維板的畫作,2020年在某國際拍賣公司出現尺寸長110公分、寬60公分,材質是油彩、夾板的畫作,兩幅畫作構圖方式幾乎一模一樣。

同時,博物館藏於1950年代或1960年代創作的常玉《望月》,尺寸是長156公分、寬78公分,材質是油彩、纖維板,畫廊就曾出現名為《盆花小蟲》,年代未知,尺寸是長128公分、寬73.5公分,材質是油彩、畫布的畫作,兩幅畫作構圖也類似。

可知以現存資料來看,常玉有重複創作構圖雷同畫作之習慣。另外,若要以投影放大方式複製油畫,從畫家背後投影畫家本身會擋住影像造成無法繪製,且投影是要有透光性的媒介才能做畫,但油畫畫布不透光,基本上現代技術和仿製者還無法克服。

ATCT20240812聲明書針對《藝術界提出對常玉觀點》說明內容。(圖片資料由ATCT提供。)

2.有些畫廊收藏到的常玉畫作,有一部份是屬於常玉晚期生活經濟非常差時所創作,當時他做畫會用工業油漆跟油畫顏料混合使用,顏料中會含有醌化物及氰化物成份在纖維板或木板上。而纖維板跟木板做畫若以工業用油漆會比較容易上色、,但缺點是氣候潮濕就非常容易造成形似壁癌的脫皮現象。同時,驗證常玉畫作時,利用X光照射確認是否有重覆做畫,只能證明該幅畫作是在常玉經濟狀況不佳時所畫,只是確認為常玉畫作的佐證之一,並不能代表是常玉畫所有畫作的習慣。

3.法國畫商 候謝在1930年代收藏常玉的111幅油畫和600幅素描,侯謝的遺孀在1966年巴黎的德福奧拍賣會舉行拍賣,有常玉80件油畫和多幅素描,被猶太畫商商尚·克勞德·希耶戴買下。荷蘭作曲家約翰·法蘭寇以及美國攝影家羅伯·法蘭克在1930、1940年代曾先後資助常玉,也有收藏一批常玉畫作,以上只是證明那些畫是畫商買下及常玉送給朋友的部分畫作,而目前民間文獻資料,也只是依據當時已知的少數收藏常玉畫作者手中擁有的數量來統計,並不代表常玉一生的所有畫作,常玉過世後有許多畫作流向各處。

4.ATCT協會主要是推動文化教育與客觀分析著名畫家,從做畫學理、做畫時期,再分析畫家當時身心靈狀況,把常玉的一生以我們的研究論點敘述出來,分享給民眾以更了解常玉做畫時內心世界。協會舉辦展覽之目的,是抱持文化公益教育藝術推廣之理念,推動如何用科學、客觀方式,配合主觀條件,讓民眾更加了解畫家本身的思維與創作!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