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今年規劃以「美軍在臺中」為主題出版專書,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搭配老照片說明,記錄1950年代,美國於臺中建立清泉崗空軍基地後,臺中在美國文化影響下所產生的人文足跡及文化意涵。並藉由呈現這段影響臺灣深遠的歷史,讓讀者在翻閱書籍的同時,不僅重新想起逐漸淡遠的時代記憶,也同時思索、尋找未來的定位。
1950、60年代冷戰時空下,美國為協防亞洲戰事,與我國合作擴建清泉崗空軍基地,時為遠東地區最大之空軍基地。至1979年中美斷交美軍撤離為止,在20多年的時間裡,大量美軍駐臺,帶來的不光是政治、軍事上的改變,也深刻影響臺灣人的文化及生活型態。
美軍的足跡至今仍具體存在臺中,如正在修復的歷史建築-「清水大楊原美軍油庫設施」,為全臺唯一僅存的美軍油庫,其為美國空軍因應越戰所需戰機用油所建。當時美軍油輪停泊於高美海域,透過埋設在大甲溪出海口南邊以土堤固定的油管,先將油料輸送到高北里的加壓站,再順著埋設在大甲溪床的油管,一路往東溯溪而上,將油料送往頂湳里的客庄,並在客庄的坑口公廟拐彎上山,直達位於鰲峰山上的油庫。由於油庫體積龐大,加上管線涵蓋路徑一路從高美濕地直奔鰲峰山,油庫也因此成為清水重要的共同記憶之一,民國9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此外,同為歷史建築的「清泉崗機場原美軍營舍」,營舍建築外觀上成H型樣式,外牆及屋頂均使用鋁質浪板建造,搭配傾斜對稱屋頂及木質門窗,為美軍駐清泉崗基地廣泛使用的獨特建材,營舍自美軍撤離後,國防部接收作為空軍聯隊技勤人員寢室,民國99年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保存迄今。
美國文化對於臺中人的生活、文化影響更為深遠,如西區美村路路名即取名自當時此區為美軍眷村而來,當時的美村路及鄰近的存中街、華美街、五權路、美術館園道等為美軍眷屬的生活空間,也因而興起「美國生意」,各式為美國人開設的餐廳、俱樂部、手工藝品店、飯店等林立,如規模較大的統帥俱樂部(位址於今創意時尚飯店)、第一俱樂部、萬象俱樂部等,其他如藍天使(Blue Angel)、蒙地卡羅等音樂餐廳等等,可想見當時美軍的休閒生活熱鬧非凡。今日仍在經營的美誼游泳池即為美軍俱樂部中的設施之一。
臺中人的飲食也因美國文化的融入而有改變,如臺中豐原的知名糕餅店家薔薇派,即是創辦人魏汝烈於美軍俱樂部工作時學到美式派點的製作方式,結合自身原經營冰果店所使用的豆料、水果等餡料結合開發而成,再經由徒弟黃敏益改良,並開始企業化經營,至今已為臺中極具代表性的糕點業者。其他如生活中使用的美國家電及所聽的西洋流行音樂等,甚或都與美軍進駐臺中有緊密關係。因此這段重要的歷史,值得以更全面且詳盡的方式記錄下來。
所以文化局特別規劃出版專書,從生活及文化層面著手,並以貼近一般大眾的視野來述說這段與臺中密不可分的歷史,記錄當時社會、經濟、地貌等的重大改變及應運而生的文化風貌,也同時展現臺中市多元且包容開放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