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17news民生好報

老人疫情宅在家=運動功能退化?醫:小心罹患巴金森氏症!

老人疫情宅在家=運動功能退化?醫:小心罹患巴金森氏症!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台中一名63歲王老先生,家人觀察他在休息時,手部會輕微顫抖且動作遲緩,家人原以為是年紀大導致身體機能逐漸退化不以為意,隨著時間越久,王老先生開始出現容易跌倒的情形,在上個月趕緊至臺中醫院就醫,經神經內科吳宇軒醫師進一步檢查後,診斷王老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後經藥物治療後症狀緩解,不再有跌倒情形發生。

吳宇軒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大腦黑質部的多巴胺神經細胞退化,導致運動功能失調,好發於60歲左右老年族群,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因此常被誤以為是正常的自然老化現象;因病徵不易判斷,部分病人經半年到一年才確診。巴金森氏症的診斷除了觀察臨床症狀以外,會安排抽血檢查以及腦部磁振造影(MRI),確診巴金森氏症後給予藥物(如左旋多巴或多巴胺促效劑),能使病人在藥效發揮期間不受巴金森氏症的症狀所擾而能保持一定生活品質。

臨床上巴金森氏症運動障礙分為:早期常見包括單側手或腳在「靜止時」不自主抖動、肢體僵硬及動作遲緩;再來是中期會出現姿勢不穩、小碎步拖行但會越走越快、有時還會有凍凝步態(腳暫時黏在地上)情形,並呈現彎腰駝背的姿勢;最後是晚期無法自行走動並進展至坐輪椅及臥床,日常生活極需他人幫忙。

除了上述提到的運動障礙,患者在不同時期還會合併許多的非運動症狀,包含可能會有嗅覺異常、便秘、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睡覺時會大吼大叫、手腳揮舞,甚至出現攻擊行為傷到枕邊人);中後期可能出現姿態性低血壓、失智、憂鬱及吞嚥困難等症狀,進而導致吸入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吳醫師提醒,若民眾身體出現疑似症狀時,可盡早至神經內科接受進一步檢查診斷,及早確診治療,可延緩失能。現在疫情期間宅在家運動及保持充足睡眠,能清除腦內自由基減少腦部退化,規律的運動與良好的生活作息才能降低罹患巴金森氏症的風險。另外,也提倡可全民每月「8」號揪親友們透過簡易手指操、巴金森病自我檢測表檢測巴金森氏症!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