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7 1 月, 2025
民生生活

遇見原住民器樂之美 為原住民傳統器樂才藝注入活水

記者 Vikiso  / 綜合報導

(圖一)謝皓任老師教授木琴演奏及創作。(圖二)謝金水老師教導學員製作四孔、五孔獵首笛。(圖三)王棋老師教導學員以竹片製作口簧琴。(圖四)謝皓成老師以自己創作的音樂向學員示範專業舞台上的木琴演奏。圖/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提供

傳承原住民器樂音律之美,你我都可以是種子教師!

你知道什麼是口簧琴嗎?你知道它功用是拿來男女訴情的嗎?原住民的木琴跟西洋樂器的木琴有什麼不一樣?獵首笛又是什麼?它的音階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有鑒於台灣原住民音樂、樂器、表演技法、製作工法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流失遺忘,台灣原協(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透過原住民族委員會111年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計畫的挹注,提供北部都會區對原住民傳統樂器有志學習者傳承研習的機會,規劃了2022一整年分四季的原住民傳統器樂藝才人才培植計畫及研習課程,師資內容分別是班導師謝皓任老師、獵首笛製作謝金水老師、口簧琴製作王棋老師、演奏教學謝皓成老師,教授獵首笛的基礎樂理、演奏及創作,口簧琴的製作演奏、木琴的敲擊訓練及演奏創作,原住民生活型態的戶外田野踏查及田調實務,獵首笛及口簧琴的製作等等…..

未來也希望藉由深入淺出、系統性的課程規劃,讓每位學員都學習到基本的傳統樂器演奏技能,更深刻了解原住民的文化氛圍,甚至能成為種子教師或專業樂團、舞團、藝術團的專業表演者,在全省開枝散葉。

學員們認真的在課堂上學習木琴演奏技巧。圖/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提供

「不可或缺的台灣樂器」,都會區的傳習空間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謝金水理事長,也是3/26(六)在凱達格蘭文化館的原住民器樂成果展的主持人,父子三人深耕原住民文化傳承多年,深感要在都會區推廣原住民器樂及培養演奏創作人才的不易,「一山還比一山高」!常常栽培表演團隊到高中大學就因為種種原因離開,還好兩個兒子願意繼承這個外界看來冷門沈悶的衣缽,兒子謝皓成更因為台師大背景,推出以太魯閣族傳統樂器演奏之音樂創作專輯《還能當多久原住民》,成為金曲獎矚目的新秀,更成為推動這個課程計畫的生力軍。

這次在台北桃園都會區能有這樣好的傳習空間,理事長感覺十分欣慰。課程中他負責教授獵首笛的製作部分,還特別上山去砍竹子,讓學員們實作正面挖三個按孔,背面為出音孔,笛頭吹氣孔沿內側笛緣鑿細縫,與背面出氣孔成斜角,以便發出聲音。王棋老師師承文化部達人江明清老師,教導學員以竹片製作口簧琴,學員們都認為是非常深刻有趣的實作體驗。

汐止的田野調查,學員們認真看著課程簡報。圖/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提供

看到學員好像看到當時的自己 只要愛音樂就可以學 

另一位謝皓任講師,也投身原住民器樂文化傳承多年,跑遍全省院校推廣講習,用力燃燒自己,只為打造好的音樂創作環境,希望未來有朝一日獵首笛、口簧琴、木琴,能成為台灣人都知道且具指標性的樂器,並在知名的樂曲、歌曲中被採用。演奏技巧師承莊春榮牧師、張秀美老師的謝皓任,為了課程內容的規劃,跑到桃園復興鄉找耆老學習族語,有感於當初自己摸索時期遭到的困難,「看到學員好像看到當時的自己」,致力把沒有制度的樂器跟教學系統化、通俗化、簡單化,也為了學員特別規劃了汐止田野調查課程,讓學員從生活氛圍中,「如何回歸自己」,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內化成為表演、舞蹈、創作的養分。他特別對下一期的想參加的學員喊話,不必有音樂科系背景,只要愛音樂就可以開心加入。

(左圖)學員-李貴雄先生 郵局退休後,沒想到有這機會接觸泛紋面的樂器樂曲,活到老學到老,再次學習自己的母體文化很開心。(中圖) 學員-張育雯 hana 朋友知道我本來就喜歡原住民音樂點名Cue我來,我今天獵首笛獨奏,真的一玩玩上癮了!(右圖)小學員-顏伯睿 Pilang Nokan 我很開心跟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分享獵首笛跟木琴!圖/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產業經濟發展協會提供

獵首笛 木琴表演組曲成果發表精彩  深具推展潛力

每季第二三月的週六開課,第一季一月開始招生授課,報名十分踴躍,兩個月12堂的訓練課程,學員全程熱情參與,3/26成果發表的曲目:曦月、平安祭歌、英雄打獵歌、獵首笛組曲獨奏、太魯閣族歌謠組曲、旌旗舞、異音交織、木琴組曲、布農族歌謠組曲、太魯閣傳奇、感恩祭大會舞等贏得滿堂喝采,完全感覺不出來只練習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現場也頒給講師聘書學員結業證書,學員們也開心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第2/4季課程開在桃園原住民族文化會館,第3季同第1季於台北凱達格蘭文化館授課,想要加入課程、參與文化傳承行列的可以跟報名聯絡窗口:陳小姐0900-610-063聯絡。

相關新聞

1 of 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