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4 8 月, 2025
專欄

新竹畫室🖌一五一六藝文坊🖌 繪畫創作工作室 小班家教式教學 油畫/水彩/素描/書法/水墨/色鉛筆/漫畫/黏土

藝術很多時候就是創意、發想、偶然、緣分、天馬行空、不期而遇……..

藝術家通常都是性情中人…..

飛妮雖然不是藝術家,但是行徑有點跳tone,生活節奏與步調,外人看不懂,但只想做自己喜歡的自己,因為人生短暫,唯有把握當下,把自己當作藝術品,自己的生活過成藝術家,期待做個生活藝術家!

遇到Colleen老師也是一種奇妙的緣分,就在六家五路上一間咖啡店,我與一位朋友約在那邊喝咖啡聊天,當時Colleen和她的繪畫班學員正在舉行一場小型的畫展,飛妮覺得很有趣,就和Colleen留下聯絡方式,當時自己參加了一些畫聚,可是畫的不好,一直有小小挫折,雖然也沒有要參加比賽,出國表演….但是畫畫一直是飛妮從小的「超愛」,雖不是「最愛」,但也是「真愛」,後來在她們另一場茶會上,就跟Colleen老師約了課程,開始斷斷續續的學習色鉛筆畫。

由於這幾年疫情關係,實體課程一度暫停了好久,前陣子才跟Colleen老師恢復線下課程,從竹北家,循著興隆路過興隆大橋,到金山15街,尤其在白天的時間,畫室附近停車位非常多,交通停車沒問題,除非晚上下班後,可能需要找一下車位。

小時候欠栽培,我當然參加的是成人興趣班,最開心的是可以跟老師約課,一對一上課,沒有時間的壓力。

一五一六的寓意是什麼??

原來Colleen老師在取店名時,跟其他人沒兩樣,就是絞盡腦汁,不知道到底要選擇哪個? 但自己的初衷,就是要為社區這條街,一個鄰近科學園區充滿商業工業的地方,帶來獨特的藝術氣息,看著住址: 金山15街16號,這樣大家都會心領神會的。

一五一六藝文坊的工作畫室就位在新竹市金山15街上,鄰近科學園區,附近很多餐館,Colleen老師的畫室風格就是走自然親切風,沒有氣派豪華的展覽商業空間,是屬於一個學習課程的教室,但與Colleen老師接觸一段時間,會發掘她的才華和以往的經驗,已經涉入國際策展人,對藝術方面自有一番見解與想法,我非常樂見才華洋溢的Colleen老師再創人生另一個高峰。

 

一五一六藝文坊外觀

A87C88C1 3600 42A6 B87C AAA85A54C6FD
一五一六藝文坊門口,有綠色植栽遮住了一大半,顯示出老師有著低調的行事風格,走進來學習接觸後,才發現曖曖內含光。

 

DA449471 7B09 4940 B815 81568262158C
金山15街上,藍色的招牌下,孕育了多少從事藝術工作和興趣的人們。

 

19D43C64 62D9 4D87 9B0C 400C751AC9C1
兒童才藝、成人興趣,只要對繪畫有興趣或需求,Colleen老師的教法,是不會給人太大壓力的方式,從營造情境、激發潛能開始!

 

D155024D 3261 4C7F A7E6 0B59CCC1DAF4
目前Colleen老師嚴格控管人數,一個兒童繪畫班不超過四個學生,也非常叮嚀學生遵守防疫規定。

 

90CEA53E 7867 48D0 ACD7 8DBB312DF3DD
Colleen老師是一位很親切的老師,如果路過了,不論被招牌、燈光或課程吸引,都可以入內詢問。

 

一五一六藝文坊的教室

畫室的內部很樸實,放了很多學生的作品、畫冊、繪畫工具,家教式的教學,沒有很多桌椅。

DC806F36 7B2A 43BD A31C 7E77F0CBD954

 

CA63749F C82C 453F BB05 0C44B78FDD1E

 

藝術學習參考文章

在一五一六的官網上看到的文章(轉貼),對於每個懷疑自己人生的朋友,覺得自己的人生乏善可陳?! 可以讀讀看!!《好文分享》

若覺人生無作為,願君讀讀黃公望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不泯然於眾,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欣然向前。 以下是元朝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故事。

公元1269年,黃公望出生於江蘇常熟。

他是那個時代最大的loser,從小讀遍四書五經,考科舉,到了45歲,才在浙西廉訪司當了一名書吏。

官還沒做幾天,他的上司張閭,因貪污舞弊掠奪田產逼死了九條人命,朝廷抓了張閭,順道把黃公望也抓了。

等黃公望出獄時,已經過了五十歲。想想這一生,也快走到了盡頭。

有一天,黃公望正在屋裡寫字,在元朝做官的朋友來了。

跟他說: 「到我府上做書吏吧!」

黃公望把筆一放,說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趕緊回吧,我也要出門了。

官場朋友問:你要去哪?

黃公望答:當道士!

黃公望門也不鎖,拂身而去,從此浪跡天涯。

那一天起,黃公望便開始向人生莽原出發,與過去的生活徹底決裂。

他不再討好誰,也不再將時間浪費在無聊的人、無聊的事上,他過極簡的生活,並有乘風破浪的氣勢。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是從懂得認識自我開始的。

在古代,50歲已是人生暮年,也許等待黃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只剩下死亡了。

可死亡從來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時間也會跟著死了。

對於黃公望來說,他的人生盛宴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黃公望學畫畫,想到了就立馬去學。

他來到大畫家王蒙那裡,王蒙是大畫家趙孟頫的外甥,棄官隱居於浙江餘杭的黃鶴山。王蒙一看黃公望都年過半百了。

就擺手說:你都五十了,還學什麼呢?太晚了,回去吧!

黃公望並不在意,悶頭就學,在任何人看來,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可是黃公望卻偏偏在紙張上出發了。他每天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盯著對面的山看,一看就是幾個小時,眼都不眨。

幾個月過後,黃公望畫畫大有長進。王蒙不解,跟著他身後去看。每次都看到黃公望坐在大石頭上紋絲不動,像個死人。

後來實在忍不住了就問:「你每天都坐在大石頭上,幹什麼呢?」

黃公望說:我在看山看水啊,觀察鶯飛草長,江流潺潺,漁人晚歸。

王蒙說了句:那你繼續看吧!

之後的29年裡,黃公望走遍山川,遊歷大江,走哪看哪,極度專注,沒有人知道他去過哪裡,好像他的行蹤是一個永恆的謎。

但是只要他安靜下來,整個世界好像都是和他無關的。

元朝至正七年,這一年黃公望整整79歲。

那是一個秋天,落葉繽紛。黃公望和師弟無用,從松江遊歷到浙江富陽。 只見富春江面,江面如練、漁歌唱晚,他跟無用說:我不走了,我留下來畫畫。

無用說:你自己留下來,沒有人照顧你怎麼辦?

黃公望一個人坐下,氣定閒神。不管無用師弟如何勸他,他也紋絲不動。 無用師弟只好一個人獨自雲遊去了。

79歲的黃公望在富陽住下,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邊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黃公望來到城東面的鸛山磯頭,坐在富春江邊的礁石上,拿出紙筆,對著江岸開始作畫。突然背後有人一把將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黃公望以前的上司張閭的外甥汪其達。

當年黃公望在監獄裡供出了張閭的罪行,汪其達懷恨在心,這恨一裝心裡便是30年。查到黃公望的行蹤後,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黃公望於死地。

黃公望掉進江裡,差點沒命,這時正好有一個樵夫路過,扔了擔子跳入江中,把黃公望救了起來。

樵夫古道熱腸,跟他說:既然有人要害你,你這麼大年齡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邊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黃公望步履蹣跚,跟著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驛道,走了不到十里路,來到一個叫廟山塢的山溝裡。

當登上一道山梁,眼前出現了一片凸起的平地,零星住著七八戶人家。

此處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酷似一隻淘米的竹編筲箕。黃公望舉目四望,此處山巒起伏,林木蔥籠,江水如練。整個富春江盡收眼底,景致奇美!

黃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這四年裡,天一亮,黃公望就戴著竹笠,穿著芒鞋出門,沿江走數十里,風雨無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來畫,心隨念走,身隨緣走,在他刪繁就簡的人生裡,所到之處皆為風景。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邊的99%事情,對於我們和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黃公望就是這樣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關心、傾注的1%美好事物上。

周圍的人看著黃公望都說:這個老人,都到快死的年紀了。每天還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對於黃公望來說,死是一件並不著急的事,他每天都忙死了,忙著做自己該做的事。總是有畫不完的畫,寫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

他是真忙,忙死了!

除了畫畫,黃公望常常接濟村裡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畫,落款「大痴道人」,讓樵夫帶到城裡去賣,並囑咐:沒有十兩銀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聽,這張皺巴巴的紙要賣十兩銀子,覺得這老人准是想錢想瘋了。當他來到集市,鋪開那張紙。立馬有買家過來,掏出十兩銀子,買了就走。

樵夫很吃驚,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掙不到十兩銀子啊。

這以後,黃公望每兩三個月就讓樵夫去賣一幅,賣畫所得全部接濟村民。這個村被黃公望的畫,生生包養成了小康之村。

黃公望80歲那年,開始正式畫《富春山居圖》。

他要在這副畫中講述一條河流的一生,他要在這幅畫中,講述時代和人類的悲喜。

對於別人來說,畫如此大畫,本來就是艱難的,更何況是一個80歲耄耋老人呢。

可對於黃公望來說,他做每件事從不管別人如何評價,我高興,我開心,這就夠了,我就是要在紙上出發。

雖然我已80歲,難道就應該「泯然於眾」,內心的感受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狀不同,幾百棵樹木,棵棵姿態迥異。

黃公望踏遍了富春江兩岸,背著畫卷帶著乾糧一路前行。漁舟唱晚,樵夫晚歸,山林寂靜,流水無痕都變成了他人生的注腳。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對話。對話中,可以說富春江讀懂了黃公望,黃公望也讀懂了富春江。

四年之後,黃公望84歲,被後世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全部完成。

在這幅畫裡,
有蘇東坡想看的「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纓」。
黃公望彷彿聽到河流喜悅的聲音,也聽到了河流哭泣的聲音。
聽到自己科考時的得意, 也同樣聽到了他46歲時坐牢的痛苦。

畫中,黃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畫裡有8個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個。
在黃公望看來,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別人看到,領悟與回顧,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也無風雨也無晴」。

600多年前,80歲的黃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

和我們普通人相比,黃公望也許是苦悶的,沒有燈紅酒綠,也沒有推杯換盞的聲色犬馬,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勞苦、不是疲憊,而是輕浮,輕浮得沒有生命的重量、沒有生命的價值。

黃公望也是幸福的,在這副「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的畫裡,他找到了整個世界。

現實生活里,我們常常聽別人說自己年齡大了,無法前行。

其實真正牽絆自己前行的原因不是年齡大了,而是懶惰和懷疑。真正要出發的人,隨時出發,便會海闊天空。

試想一下,當我們在80歲的時候,還有沒有勇氣為自己準備新的追求,還有沒有勇氣做選擇,還能不能真的堅持做一件「不死不休」的事兒?

前半卷《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尺幅:縱31.8釐米,橫51.4釐米

後半卷《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全卷 尺幅:縱33釐米,橫636.9釐米

當黃公望將《富春山居圖》畫完,他長舒一口氣,重重將筆扔入江中,長吁這一生,我完成了。

這些年,他的師弟無用到處找他,公元1353年,無用師弟終跟隨著賣畫的樵夫找到了黃公望。

當看到巧奪天工的《富春山居圖》時,無用師弟熱淚縱橫。

而喜極而泣的黃公望則不發一言,悄然在畫卷題字,舉手將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圖》,贈予無用師弟。

四年的嘔心瀝血,黃公望毫不在意,與其獲取浮名,不如一場君子之交。

與現在的人相比,黃公望才是真的灑脫,也是真的豁達,他像是一個種花的人,種下、施肥、然後用數年之久等待花開,花開一瞬,他卻將花摘下,舉手贈予他人。

真正的曠達就是享受追求的過程,而從不在意結果的得失。

真正的灑脫是廣廈萬間,我夜眠不過七尺,良田千頃,我日食不過三餐。我想要的很少,心滿意足,這就足夠了。

一年後,黃公望長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離世,在離世時,臉上一定無比安詳,面帶微笑。

他的一生毫無遺憾地走了!

故事講完了嗎?並沒有!

黃公望離世之後,這副畫的經歷更加離奇。

明朝的某年某月,這幅畫到了江南四大才子沈周手裡,沈周視為珍寶,可在一個深夜,畫作竟不翼而飛,然後就在歷史上徹底消失了。

又過了一百五十年,順治七年(1650年),《富春山居圖》突然出現在著名收藏家吳洪裕手上,在他收藏上萬件藏品中,唯獨只愛《富春山居圖》。把畫看得比命還重。

病逝之前,奄奄一息的吳洪裕躺在床上,吃力地向家人吐出一個字: 「燒!」
家人看著吳洪裕最後一口氣都咽不下去,只好當他的面開始燒《富春山居圖》,就在畫投入火盆的時候,侄子吳靜庵趕到,一把畫將畫從火盆中拽了出來。

可惜這幅畫已被燒成兩截,前半截,稱之為《剩山圖》,後半截稱之為《無用師卷》。

兩幅畫輾轉多位藏家手中,歲月沈浮,在民間若隱若現。

1938年,《剩山圖》進入浙江博物館。
1948年,《無用師卷》輾轉到達台灣。從此《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截分隔兩地。
2021年6月1日,距離吳洪裕燒畫那一年,整整過去了371年。

《富春山居圖》的兩截,《無用師卷》和《剩山圖》才在分別之後,正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重新遇見。

兩岸的文化人說這叫: 「山水合璧」!

這一切,就像一個人的命運,生死別離,天涯斷腸,就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故事到此講完了,講故事的人最有心,聽故事的人總動情。

複製品《富春山居圖•剩山圖》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疊在一起合成一卷的局部圖
原畫有《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右半部分在裝裱時加上題詞,兩卷無法合一

600多年過去,當年80歲的黃公望在富春江畔駐足,然後用了整整用了4年,只做了一件事。

今天,學會了如何生存的我們,卻遠沒有學會如何生活。我們迷失在手段裡,卻忘了不論多大的事業,真正的目的是為了生活。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其實答案就在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裡。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選擇。

生活有兩條路,一條是社會要求我們走的,一條是我們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堅定內心的選擇,並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個自己。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等待。

在匆忙的生活中,試著放緩自己的腳步,讓等待變成一種心態,一種態度,只有坦蕩如水時,你才能看到最美的東西。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灑脫。

讓自己灑脫地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信,只有這樣,你的生命走出去時才不會慌張。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尋覓。

若你還算年輕,你還敢不敢沸騰一下血液,丨綁緊鞋帶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點兒面對自己,去尋覓那些能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然後,此生無憾。

轉貼故宮博物院的影片分享

 

一五一六目前的小寵物

Colleen老師不但在藝術上有所精進,在人文方面也是很特別的用心,她用她喜歡的方式,來推廣藝術與人文,她個人目前在學習馬術,認識一位在地馬場主人,這位馬場主人不但飼養馬匹,還收養了很多被遺棄的動物,幾年前,當公雞母雞還是幼雛時期,Colleen老師把牠們帶回畫室開始飼養,目前已經成長茁壯,還生了一隻小雞。

在畫室中,小孩不但學習了繪畫的技巧與發想,還與自然生態相伴,周周日日看著大雞小雞們的一舉一動,也養成了對動物鳥類的一些常識和觀察。

飛妮在畫室學習畫畫中,常常公雞就在一旁咕咕叫,叫得特別響亮,剛開始雖然感覺有點吵,但久而久之倒也習慣了,彷彿自己來到了大自然裡做畫,身心靈獲得了紓解,並不是要純然安靜無聲,雖然有言:無聲勝有聲,但此時的有聲,變成了一種寵物陪伴的感覺,雖然雞腦不比其他哺乳類動物般的機靈和有情,但相處過了,原來萬物皆有情,看牠對我熟悉的樣子,不再害怕我,偶而跟Colleen老師聊天時,公雞也想插話,咕咕叫地。

自從當了小雞的爸爸,跟先前調皮愛鬧的樣子就是大不同,之前母雞在孵蛋(超過二十天),公雞牠太無聊,一直吵母雞,母雞不理牠,就來靠近Colleen老師,或身體接觸或跳躍到肩膀,完全是寵物鳥的概念,蔡康永肩膀上站著一隻鳥,Colleen老師的肩膀上站的一隻雞,是一樣的概念,不一樣的美麗動物風情。

最近小雞出生後,公雞爸爸老是會站在母雞和小雞的前面,擋住觀看人的視線,應該是在保護家人的安全,也會清理雞籠裡的巢,有便便會吃掉,清理乾淨,看著牠們的成長和改變,就比如人的成長般,人性會因為責任感變得堅強,我想雞性也是如此吧!

看著一家雞三個身影,真的幸福感滿溢,浪漫滿雞屋。

A3011A19 8F86 4922 9104 A07645306283 A508CB58 D025 4307 9A2B 938D61C48C2B

飛妮色鉛筆畫的進度(成人興趣班參考)

 

飛妮不是很有才華的人,但是在學習畫畫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和療癒,這個動機是維持我繼續畫畫的重要力量,曾經很有才華的妹妹Winnie跟我說,她也學習過畫畫,但因為沒有耐心,所以中途放棄,我覺得我不想放棄自己的真愛,一件事情起了頭,不需要急著完成,但要在其中學會更智慧的對待,耐心、堅持、等待,都是我必須要在往後日子裡需要的元素,今日撒下一顆令我療癒的種子,他日等待種子發芽時,應該就是無憾的人生吧!

節錄於轉貼文章一小段: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選擇。

生活有兩條路,一條是社會要求我們走的,一條是我們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堅定內心的選擇,並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個自己。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等待。

在匆忙的生活中,試著放緩自己的腳步,讓等待變成一種心態,一種態度,只有坦蕩如水時,你才能看到最美的東西。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灑脫。

讓自己灑脫地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我相信,只有這樣,你的生命走出去時才不會慌張。

今天我們學習黃公望,是學習尋覓。

若你還算年輕,你還敢不敢沸騰一下血液,丨綁緊鞋帶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點兒面對自己,去尋覓那些能讓自己內心強大的力量?

然後,此生無憾。

 

第一次上課時,畫的正立方體,去體會光影,與明暗程度、邊緣銳利的表現和影子的生成方向。

CF5EB3AD 0C07 4973 87D9 F1A274EB49E5

第二幅圖: 學習如何畫圓,圓的底部反光面和真正照光面的明暗程度,暗部與明部如何表現、陰影的表現。

DA3A4D70 D71A 4140 B2C2 607F96CFECA1

 

第三幅圖:三角形狀與圓柱形狀的結合,亮面與暗面的表現。

1B189BAA E44C 497D 8129 D99844B471D0

 

第四幅圖: 三角錐與長方體的結合,立體的明暗度,反光面、照光面、暗面的表現。

F67DCB2E 886D 41C0 ADBF 4BAB85200841

第五幅圖: 實物寫生,不同色彩的層次,表現暗面、反光面、照光面,以及陰影色彩疊加。(左邊老師提點,右邊飛妮練習)

DEC57C31 AE4B 406A 93A1 28F1A4EF400C

 

第六幅圖:一個風乾橘子皮,有凹凸不平的陰影,先打底,再用不同斜線方式,一小塊區域處理明暗,塗滿整個空隙,凹陷與突起用不同彩度和亮度色彩表現。

C6021A40 7FE7 4C13 951F 3ACDF095E54A

 

學習過程,其他待續…….

 

 

店家資訊~一五一六藝文坊

位址:新竹市東區金山十五街16號

電話:0905182614

營業時間: 預約

FB粉絲網 www.facebook.com/1516artstudio

官方line: @lyx5437o

一五一六藝文坊官網

 

極光公主 飛妮文章分享網址 fanniejade.com

極光公主 飛妮臉書粉絲專頁

極光公主 飛妮美食旅遊生活情報www.facebook.com/groups/737900206704003/

 

極光公主飛妮

相關新聞

1 of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