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3 10 月, 2025
文化

史上最年輕柴科夫斯基國際音樂大賽大提琴組金獎 馮勇智

民生好報記者唯寧/台北報導

Zlatomir Fung 馮勇智,史上最年輕柴科夫斯基國際大賽大提琴首獎—馮勇智(Zlatomir Fung),也是茱莉亞音樂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提琴教授,近年他以其無與倫比的精湛技巧與細膩音樂性震撼樂壇,被譽為當代最具潛力的大提琴家之一。

馮勇智在國際間的邀演行程接續不斷,與臺灣也有很耀眼的邀演。去年四月衛武營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演出當代作曲家陳銀淑的大提琴協奏曲,讓人看得瞠目結舌;今年長榮交響樂團指揮家梵志登出任駐團藝術就任音樂會,馮勇智演出他在柴賽中奪得金獎的柴科夫斯基《洛可可主題變奏曲》,以及安可曲演奏了巴赫的大提琴無伴奏組曲,都令人激讚。在獨奏舞台上,他將重返倫敦的魏格摩爾音樂廳並再度造訪臺灣—即這次(一音萬象馮勇智 × 巴赫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分別於10/27臺北國家音樂廳與10/28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行獨奏會。

擁有點石成金的魔力 讓所演奏的每一段樂譜都散發出金色光輝

馮勇智於2021年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行個人獨奏會首演,Bachtrack古典音樂網站評論他為「極少數擁有點石成金魔力的音樂家之一:他總能讓所演奏的每一段樂譜都散發出幾近可觸的金色光輝。」

馮勇智坦言,聆聽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對觀眾來說其實相當耗費精力。這六組組曲初聽之下頗為相似,正因為這種相似性,反而需要聽者投入更多專注力去分辨其中的細微差異與獨特之處。

作為演奏家,馮勇智分享了他的詮釋方法:他會努力尋找每一組曲中最強烈的音樂主張,並加以凸顯,讓每首組曲都能展現出鮮明的個性與特色。這樣的演繹方式,不僅讓作品之間產生明確的區別,也為每一首賦予新意。

他特別提醒,巴赫的組曲本質上都是舞曲形式——這意味著音樂與律動密不可分,與舞蹈、身體動作以及情緒表達都有著深刻的連結。理解這一點,有助於更深入地感受音樂的生命力。

透過強調每組曲獨特的樂段和差異性,馮勇智希望能為觀眾創造更深刻的聆聽體驗,讓每一首組曲都能在聽者心中留下清晰而難忘的記憶點。這種聆聽方式,將原本看似相似的作品轉化為六個獨立而精彩的音樂世界。

c81e728d9d4c2f6 5 

馮勇智最喜愛的巴赫無伴奏組曲錄音版本

在眾多大師演繹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中,馮勇智特別鍾愛兩個版本。

首先是法國大提琴家尚吉恩奎拉斯(Jean-Guihen Queyras)在2023年錄製的版本。這是尚吉恩奎拉斯的第二次錄音,相較於初次詮釋,這次他展現出更深層的理解與自由。由於對作品已經熟稔於心,他能夠從音樂中發掘更多創意的可能性,大膽地進行改變與探索,將巴赫的音樂世界拓展到新的維度。

另一個讓馮勇智深深著迷的版本,是馬友友最新近的錄音。在馬友友多次錄製的巴赫組曲中,這個最新版本具有革命性的突破。這份錄音彷彿是馬友友整個人生歷程的縮影——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他豐富的生命經驗,展現出一位音樂家在歲月淬煉下的智慧與感悟。正是這種深邃的人生體驗與音樂的完美融合,使得這個版本成為馮勇智的最愛。

 

馮勇智這次來臺帶來的大提琴,是1735 年的多梅尼科.蒙塔尼亞納(Domenico Montagnana)大提琴,由慷慨贊助者出借的。由於臺灣天氣太潮濕,一住進下榻飯店,就張羅了除濕機伺候這把大提琴。


巴赫無伴奏組曲對馮勇智的意義

對馮勇智而言,巴赫是位獨特的作曲家,其音樂實現了思想與心靈的真正融合。他特別鍾愛第五組曲,認為巴赫在和聲架構上展現了極高的智慧,同時這種創作方式也源於情感與生理的內在需求。

這些作品承載著真實的生命體驗。每個舞曲樂章都能在身體裡喚起特定的感受與動作——莎拉邦德像是一種需要平衡掌握的步伐,可以有多種踏出的方式;吉格則充滿節慶的歡愉,讓人在快速節奏中感受速度與動能的交織。

雖然這些作品蘊含更多複雜的層次,但在最根本的層面上,它們透過身體感知與理性思維的結合,賦予了演奏者深刻的意義。這正是巴赫音樂的魅力所在——既是嚴謹的高智性建構,也是鮮活的生命體驗。

c4ca4238a0b9238 10馮勇智談古典音樂之於他的意義使命

 

馮勇智認為,能夠成為古典音樂家是極大的榮幸,這是最重要的事。雖然感激外界給予的肯定,但他深知每場音樂會都是全新的挑戰——在舞台上竭盡全力這件事,永遠不會變得更容易。

 

談及古典音樂的使命,他認為最深刻的意義在於它教會我們「專注」。在當今世界,人們容易理所當然地忽略許多有意義的事物。他以日常生活為例:我們與家人的關係看似微不足道,往往只是發個簡訊了事,但實際上一通電話可能更為恰當,因為我們需要給予這段關係應有的重視。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古典音樂。既然投入其中,就必須付出實際的關切。古典音樂要求我們放慢腳步,用心體會,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裡,它提醒我們專注的價值——無論是對音樂本身,還是對生活中每一件值得珍視的事物。這種專注力的培養,正是古典音樂帶給現代人最珍貴的禮物。

藝術家 Artists

大提琴  |  #馮勇智 (Zlatomir Fung )

📅 2025年 10 月 27 日 (Mon. ) 19:30  臺北 國家音樂廳

🎫  https://pse.is/7sexem

📅 2025年 10 月 28 日 (Tue. ) 19: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表演廳

🎫  https://pse.is/7sexem

☆☬ 演出曲目 Programme ☬☆

10月27日    臺北 國家音樂廳

  1. S. Bach: Cello Suite No.1 In G Major, BWV 1007
  2. S. Bach: Cello Suite No.5 In C Minor, BWV 1011
  3. S. Bach: Cello Suite No.6 In D Major, BWV 1012

10月28日   高雄 衛武營國家表演廳

  1. S. Bach: Cello Suite No.2 in D minor, BWV 1008
  2. S. Bach: Cello Suite No.3 in C major, BWV 1009

J. S. Bach: Cello Suite No.4 in E-flat major, BWV 1010

 

相關新聞

1 of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