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7 1 月, 2025
民生生活

《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5大亮點重建臺灣藝術史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簡稱國美館)宣告將於今日(3月20日)「海外存珍-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正式開展。展示藝術家人數總計195人、展出作品高達232件,可說是2021年最受到矚目的展覽之一。

而這些珍貴的藏品與臺灣歷史一樣歷經不同時代的轉折,終至回到家鄉,從順天堂創辦人許鴻源之個人愛鄉意識所啟動的藝術收藏行動,投入臺灣歷史與文化的創造。這次「海外存珍展」除了重要的畫作之外,策展團隊更細心規劃諸多細節,希望能更加完整地臺灣藝術史發展的脈絡,不如就讓我們搶先一覽重要的觀展重點有哪些吧!

臺灣藝術長河,以數位科技打造藝術史新詮釋
進入展示區域,首先迎面而來的即是巨幅的數位互動牆面,是以順天美術館捐贈的195位藝術家的450件作品所構成的一個歷史時空建置。從最年長的藝術家出生年的1871年,到本展推出的2021年為範疇,給合藝術作品的賞析、藝術家的生平,以及重要的藝壇大事、歷史事件,構成一條納臺灣藝術史發展脈絡的立體長河。

更特別的是,觀眾可透過Kinect感應器,自行點選其中的單一作品後,閱讀該作品創作的時空背景,更深入體會藝術家創作的用心與思維。此外,觀眾也可以點選單一藝術家,便可查見順天美術館對這位藝術家的其他收藏作品。以數位科技來讓大家對這些經典的作品能透過有別以往的方式體驗,是否別有一番趣味呢?

以順天美術館及謝里法老師捐贈之珍貴文獻搭配畫作展示
許鴻源博士從 1979 年起即有系統蒐藏臺灣畫家的作品,而身兼藝術家、美術史研究學者、藝術評論等多重角色的謝里法老師也在這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不僅向許鴻源博士介紹臺灣指標性的藝術家與畫作,同時也協助《廿世紀臺灣畫壇名家作品集》的編輯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謝里法老師寫文章近40年,早己收集許多豐富的臺灣美術史料。他也不藏私,早在2009年便將多年研究臺灣美術史的手稿、來往書信、照片等629筆文獻,無條件贈與國立臺灣美術館供研究參考。

本次搭配展示的文獻也運用其捐贈,以及順天美術館提供的貴重檔案資料與文物等等,來到展場就彷彿閱讀一部立體版的臺灣藝術史大百科,愛臺灣的你千萬不能錯過!

幻燈片播映取過往購畫的紀錄資料,增添懷舊氛圍
在許鴻源博士的捐贈品中有大量的作品幻燈片,於許鴻源與謝里法的來往過程中,幻燈片可稱的上能讓藏品歸鄉的大功臣。在網路尚未發達的年代,幻燈片具備色彩還原度高、可長時間觀看檢視、收藏方便等優點。況且許鴻源與謝里法分別居住在西岸的洛杉磯與東岸的紐約,透過幻燈片便能超越地理限制,使兩人能可相互討論收藏的意見。

本次的展覽也特別規劃了幻燈片暗室,可以帶領觀眾回溯歷史中收藏者以及藝術史學家的對話,隨著幻燈機的「喀塔」聲,觀眾可藉由感官回到80年代末的懷舊氛圍。

謝里法引薦紐約新生代藝術家,相互提攜之美意
許鴻源自己曾說過,他早先收集的畫都較屬古典派,現代畫大都是根據謝里法的編目建議買的,背後有著希望能讓順天藏品更趨近臺灣現代畫壇概貌的苦心,當時年輕一輩畫家的資料也是謝里法委由薛保瑕與王福東,獲得相當數目作品的幻燈片和展覽目錄提供給許鴻源參考,因而他的收藏品也才大量增加泛印象派畫風之外的現代美術作品。

許鴻源與謝里法就好像藝術家的知己與伯樂般,透過購藏他們的畫作給他們鼓勵,如馮騰慶、林智信、梅丁衍、陳錦芳等人都曾寫信給他表達感謝。另外有趣的是,梅丁衍與許自貴兩位藝術家,還隨作品附信,解釋作品如何安裝,從這些小細節也可以瞭解到當年藝術家與收藏家的相知相惜,也是讓他們可以持續創作的動力之一。

從剪報到藝術雜誌,一窺臺灣藝術史文獻素材的轉變
許鴻源博士的長子許照信先生談到父親對於藝術收藏的初衷,引述父親當年告訴他的話:「他說,他不能替臺灣做什麼事,至少可以替臺灣保存這些畫作,從每一個畫家筆下看見不同時代的臺灣風貌。」而對於藝術史的研究,除了實體作品之外,也需要相關文獻、文字紀錄供檔案研究,而這些文獻素材部不僅見證整個文化藝術發展,甚至也是社會與歷史發展的重要佐證。

本次展示的資料從早期的簡報、到臺展及帝展所出品的明信片、再到包含《新藝術》以及《雄獅美術》等雜誌,在這其中可一窺政治、社會激烈動盪與美術發展間的影響。

相關新聞

1 of 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