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中心/花蓮報導
污水下水道建設是城市進步與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花蓮縣長徐榛蔚本月13日在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陪同下,視察新城鄉污水下水道工程進展。總計畫經費逾18億元,分做五階段進行,第一標(主幹管)已於今(114)年5月完工,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標包含分支管及用戶接管,徐縣長責成工程團隊務必做好民眾溝通工作,確保民眾權益,本案代辦機關內政部國土署規劃將於6月起陸續召開地方說明會。
縣長徐榛蔚說明,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用戶接管戶數5萬957戶,系統普及率約達75%(截至114年3月止)。花蓮縣新城(北埔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總計畫經費逾18億元,分做五階段進行,第一標主幹管部分已於今年5月完工,總長度約6,170公尺。刻正進行第二標,於去(113)年6月開工,球崙二路(民享里)周邊分支管部分已告段落,下半年將開始召開地方說明會,說明用戶接管,第二標執行進度約11.61%(優於預期),預計於116年3月完工。並計畫於今年下半年啟動第三標,即嘉新村周邊的分支管及用戶接管,115年啟動第四標嘉里村周邊、116年第五標北埔村周邊,逐年往北推進設置分支管及用戶接管。
花蓮地區污水下水道系統包括花蓮市、吉安鄉及新城鄉(北埔地區)等都市計畫區,面積約3,971公頃,分做四大幹線系統負責收集污水至東昌加壓站,再泵送至花蓮水資源回收中心。已完成區域(花蓮市)舊市區、美崙地區、車站地區。(吉安鄉)東昌、仁里、宜昌、南昌、慶豐、吉安、福興、北昌、太昌、勝安等村。
新城鄉(北埔地區)污水下水道新建工程範圍東至台9線、南至花蓮市中興路、西至縱貫鐵路、北至樹人街,面積總共約315公頃。下水道自北往南收集新城(北埔地區)都市計畫及花蓮市大陳新村附近地區之污水,經由美崙揚水站泵送至C幹線後,沿路收集至後備軍人公園加壓站,再以水管鋼橋穿越美崙溪,經B幹線收集至東昌加壓站泵送至花蓮水資源回收中心。
工程採分階段設計,以分年分標興建之方式辦理,第一標3億8,230萬元,完成主幹管(道路段管線)推進6,170公尺;第二標3億2,381萬5,000元,施作分支管線1萬4,538公尺及用戶接管1,972戶,預計於116年3月完工;第三標3億9,790萬接管戶數約1,853戶,預計於114年6月底開工,116年底完工;第四標預計施工期程115年中至117年底;第五標預計施工期程116年中至119年底,下水道工程將串連起花蓮市從新城到吉安的完整污水下水道區域,大幅改善鄉親的居住環境品質。
花蓮縣政府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設是改善公共衛生、守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設施,更是城市文明進步的象徵。雖為深埋地底、難以察覺的隱形建設,但其接管作業極具挑戰,施工困難重重,縣府與施工團隊始終默默付出,堅持落實每一項基礎建設。對於施工期間造成的不便,懇請鄉親體諒,未來縣府將持續與相關單位密切協調,確保工程如期如質完成,為花蓮打造更安全、舒適與永續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