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文賓 福鼎採訪】
2025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在福鼎市舉行,包括臺灣、山東、貴州等地的400多名來賓,及兩岸各民族藝術歌舞團代表齊聚一堂,展現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多元魅力。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17日至19日在福建福鼎舉行,18日晚上兩岸各民族歌會,在畬族的舞蹈《鳳冠銀冠》下拉開序幕,隨後來自臺灣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團、阿美族民族藝術團以及山東、貴州、福建等地的12支合唱團隊輪番登臺展演,陣容浩大氣勢磅礡。

響徹國際的台灣布農族八部合音,他們美妙的歌聲混聲合唱《小米祈禱》,以古老的原生態高亢和聲,震撼了福建福鼎茶葉之城。團長江清水說,小米不僅僅是食物,還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每年的播種和收穫季節,布農人都會舉行盛大儀式,這首歌也是他們在祈禱儀式上所唱的歌謠。

台灣花蓮的阿美族穿著特有民族藝術服裝,用歡快的舞步展現奔放熱情的性格,貴州侗族高歌響徹悠遠;福建畬族鳳凰舞蹈絢麗奪目,兩岸各民族的音樂與舞蹈在此交織,引發現場觀眾掌聲響起。

活動以「文化共情、民族共興、發展共融」為主旨,用音樂作為平台,各民族獨特藝術與合唱搭建成交流橋樑,用歌聲生動來演繹中華民族融合之聲。通過文化研討、音樂沙龍等多元形式,展現兩岸文化交融與畬族鄉發展成果。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兩岸各民族音樂沙龍」,兩岸各民族以精彩的音樂與舞蹈展演,令現場人員沉浸在美妙的民族音樂魅力中,也為兩岸民眾搭建了情感共鳴的藝術情感,傳播海洋文化、閩台文化,深化兩岸青年互動與文化交流,助益推動兩岸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