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國立嘉義大學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透過跨域合作與產學聯手,積極推動「食農產業創新」。其中,中草藥應用領域成果亮眼,不僅研發多項具市場潛力的產品,更協助臺灣中草藥產業邁向轉型升級,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產業貢獻。
根據農業部統計,臺灣中草藥材年產值逾30億元,但超過九成仰賴進口,本土栽培僅約500公頃。為突破困境,嘉大農藝學系許育嘉主任領軍的「中草藥產業創新應用研發團隊」,結合農藝、生化科技、行銷觀光、微生物藥學與生物資源等專家,建立跨學科研發鏈,從種原蒐集、基原鑑定到栽培技術,全面推動中草藥創新。
團隊已建構完善的種原庫,蒐集胡椒、覆盆子、白术、茵陳蒿、蓼藍等特色藥用植物,並在示範農場導入智慧農業技術,透過物聯網精準監測,提升品質穩定與藥效成分。同時,建立基原鑑定與成分分析平台,確保藥材真偽與安全。
在商品化成果上,嘉大成功開發「抗疲勞薑黃康普茶」,並技轉予大地康健生技公司上市,結合薑黃功效與發酵科技,獲市場好評。此外,嘉大攜手嘉義中埔藥材班,推出青草漢方茶包與天仙果茶,協助在地農民推動六級化產業。
嘉大團隊將於今年10月前進日本生技展,展出臺灣中草藥研發成果,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未來將持續深化食農創新與健康產業研發,推動臺灣邁向永續與創新的農業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