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簡介:兩岸同根同源同脈,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地方出現了文風蔚然、人才輩出的盛況。《從傳統文化看兩岸教育》節目分享兩岸狀元進士故事,體現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文人風骨,見證兩岸人民的拼搏精神與家國情懷,兼具權威性、故事性、可聽性,用鄉音聯結鄉情,以文化聚力歸心。
《從傳統文化看兩岸教育》閩南話(下) | |
序號 | 標 題 |
21. | 鐘聲回蕩催奮起(福建) |
22. | 臺灣舅甥進士(臺灣) |
23. | 筆架山下書聲琅(福建) |
24. | 臺灣士子“五人上書”(臺灣) |
25. | 同母異父兄弟狀元(福建) |
26. | 臺灣“會試中額”第一人(臺灣) |
27. | 中國古代第一個狀元(山東) |
28. | 宜蘭進士楊士芳(臺灣) |
29. | 科舉史上唯一女狀元(南京) |
30. | 福州臺灣會館(臺灣) |
31. | 漫漫科舉路 |
32. | 臺灣舉人的保障名額 |
33. | 許南英進士與鄉試 |
34. | 開澎進士蔡廷蘭和臺灣陳進士陳望曾 |
35. | 汪春源進士的考試經歷 |
36. | 古早臺灣詩人追的星+師生進士顧臺灣 |
37. | 登元、君聘好名字+“聯成一氣”的閩臺文化 |
38. | 科舉制度與社會生活 |
39. | 戊戌進士陳浚芝+臺南柱子行有座“惜字亭” |
40. | 鄭用錫進士的善行福報+科舉與歌仔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