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8 10 月, 2025
地方

嘉大「淨零畜牧」技術奪殊榮 實踐減碳無抗永續養殖

(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國立嘉義大學跨領域研究團隊以創新的「提升雞隻生產效益與減少碳足跡」技術,榮獲有「科研界奧斯卡獎」之稱的「2025未來科技獎」,成為今年唯一獲獎的農業領域技術。頒獎典禮將於10月18日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並於10月16日至18日登上「2025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未來科技館」公開展示,展現嘉大科研實力的耀眼成果。

「未來科技獎」由經濟部與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共同主辦,今年吸引超過500組研究團隊角逐,最終僅83項技術脫穎而出。嘉大以「淨零畜牧」核心理念打造的無抗減碳養殖技術,突破傳統農業框架,展現農業科研在永續發展上的無限潛力。

這項獲獎技術由嘉大動物科學系陳國隆教授領軍,集結農業科學博士學位學程李越勝博士、應用化學系古國隆教授、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謝佳雯副教授、翁博群教授、朱紀實教授、生化科技學系魏佳俐副教授及博士生蕭雅齡等人,並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李宗育、洪靖崎副研究員攜手合作,形成跨領域科研陣容。

98c1a48943be865
▲嘉大研究團隊-動科系陳國隆教授(中)、李越勝博士(左二)、應化系古國隆教授(右一)、微藥系朱紀實教授(右二)及謝佳雯副教授(左一)。(圖/嘉大提供)

嘉大團隊掌握「淨零碳排」與「無抗養殖」趨勢,創新開發出能有效轉化農業廢棄物的核心技術——成功篩選出特殊高產表面素的枯草芽孢桿菌LYS1,並以大豆殼、麩皮與廢棄菇包等副產物作為發酵基質。此技術可將廢棄物轉化為高效飼料添加物,減少堆置與燃燒所造成的碳排放,建立循環經濟與綠色生產新模式。

a5b066b0eea0004
▲嘉大研究團隊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由朱紀實教授(左)及李越勝博士代表出席領獎。(圖/嘉大提供)

研究結果顯示,應用1至2%的濕式發酵產物(FPA)即可完全取代魚粉,提升雞隻生產效率12%、經濟效益9%;添加0.1%的乾式發酵產物(FPB)則能取代抗生素生長促進劑,減少抗藥性風險並提升7.8%的經濟效益。此外,LYS1對禽畜常見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顯著抗菌效果,有助於提升動物健康。

ec0db00a03c32ce
▲嘉大研究成果榮獲2024「發光、發亮」農業生技創新創業競賽亞軍。(圖/嘉大提供)

嘉大指出,該技術的成熟度已達最高等級TRL9,具備噸級量產與實地應用能力,並取得發明專利與兩篇SCI Q1級期刊論文成果。團隊過去亦榮獲「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與2024「發光、發亮」農業生技創業競賽亞軍,顯示技術具備高度實用與產業推動潛力。

展望未來,嘉大研究團隊將持續推動技術應用至豬隻、反芻動物及水產養殖等領域,期盼引領臺灣畜牧產業朝向「低碳、永續、無抗」的新時代邁進,實現農業科技與環境永續的雙贏願景。

相關新聞

1 of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