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廖宥婷 /新竹報導】
為提升動物福祉與照養品質,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TAZA)舉辦「第三屆動物行為豐富化設施設計大賽」,邀集國內外動物園、水族館保育員及相關科系師生參與,鼓勵大家發揮創意,透過設計能讓動物動起來、玩起來、學習互動的設施,幫助動物展現自然行為,讓生活更有趣健康,共同提升動物的福祉和生活品質。

邁向亞洲舞台:推動「動物外交」的起點
過去兩屆競賽僅限台灣地區參與,今年首度開放亞洲地區的動物園與水族館報名,吸引38組、190名參賽者投入,較去年成長近五成,包含臺北市立動物園、六福野生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壽山動物園、屏東海生館、Xpark、野柳海洋世界、遠雄海洋世界等,經過激烈的評比,由臺北市立動物園以「狐猴塗抹替代物」拿下冠軍,其中來自香港海洋公園首次參賽就勇奪季軍,成為本屆亮點之一。

TAZA協會理事長 賴振融表示,動物園及水族館站在動物保育的第一線,動物行為豐富化的推動,不只是照養技術的進步,更是跨國保育交流的開端。繼舉辦國際動物工作坊後,再次透過動物行為豐富化設計競賽,進一步推展台灣的動物外交,未來希望持續將活動擴大,吸引更多國家參與,進而成為亞洲動物界的盛事,吸引更多亞洲各國的保育團隊與設計人才共同參與,共同打造國際動物保育合作平台。

結合永續與創意,台灣團隊勇奪冠軍
本屆參賽作品兼具創意與實用性,例如以廢棄輪胎與水泥配重製作的「犀牛不倒翁」,讓犀牛藉由撞擊釋放壓力;;以及使用回收塑材打造的「水中沙地滾桶餵食器」,讓底棲鯊魚一邊推動滾筒一邊進行覓食活動,提升其日常活動量;而得到冠軍的作品「狐猴塗抹替代物」,其理念是以回收樹枝打造的山蛩(馬陸)模型,滿足狐猴塗抹行為的天性。這些設計不僅體現對動物習性的深刻理解,更融入循環再利用的環保理念,反映出保育與永續並重的價值。

TAZA協會肩負動物保育與教育使命,未來將持續推展動物行為豐富制度化,提升照養品質與專業水準。透過設計競賽推廣理念,也讓民眾理解動物需求、培養尊重生命的觀念。期望建立亞洲福祉合作網絡,讓保育不只是專業交流,更成為深化人與動物關係的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