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廖宥婷 /台中報導】
為推動館藏的數位再詮釋,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全新互動展演《秋江冷豔・步步生花》,以國寶級藝術家郭雪湖1940年經典名作《秋江冷豔》為核心,打造結合互動投影與 AR 共創的沉浸式藝術場景。展區設於 VR 藝廊前空橋,27日舉行啟動儀式,邀請郭雪湖基金會代表共同見證科技與藝術融合的新里程碑。

《秋江冷豔》創作於戰亂背景,以枯木、芙蓉、藤蔓與白腹錦雞交織出「枯—榮」對比,象徵生命韌性與詩意凝望。國美館此次以作品意象為靈感,升級為具可漫步、可互動、可共創的數位藝術裝置,讓觀眾以身體參與重新走進畫作的精神世界。

啟動儀式中,國美館館長陳貺怡與郭雪湖基金會顧問謝筱玫(臺大戲劇系副教授)以毛筆於地面緩緩點墨,引動系統光影綻放,花瓣隨墨韻流動,象徵傳統藝術與科技語彙的交會。此外,彰化育英國小舞蹈團帶來具詩意律動的開場表演,舞者步伐與地面光影互相呼應,形成跨域共演的視覺盛宴。

展演亮點
步步生花|影像互動體驗
觀眾踏入指定區域,地面即出現花朵綻放、枝葉搖曳與雉雞掠影等動畫效果,宛如置身畫境。
私景帶走|AR 共創功能
現場提供平板讓觀眾自由組合樹枝、花朵、藤蔓與雉雞等元素,自行構圖並投影至地面,還可自拍、落款與寫下祝福語,生成電子賀卡分享社群。
整點沉浸動畫
透過俯視角影像與音樂,呈現《秋江冷豔》細節意象,帶領觀眾進入作品詩意時空。

國美館表示,《秋江冷豔・步步生花》以「典藏活化」為策展理念,希望藝術不只在畫框中,也能透過遊戲化的互動走進大眾生活。展演適合親子與一般觀眾一起參與,在輕鬆體驗中認識臺灣美術史名作,同時感受新媒體藝術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