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7周年慶「豐生髓起」相見歡10/31至11/1高雄靜思堂@民生好報 地方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7周年慶「豐生髓起」相見歡10/31至11/1高雄靜思堂@民生好報 17news 新聞中心 2020-11-02 0Points 0 25 FacebookTwitter 【民生好報-記者吳富正、黃玫菱/2020.10.31.高雄報導】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27周年慶相見歡暨關懷小組講師認證課程,10/31至11/1在高雄靜思堂舉行;其中最讓捐、受贈者引頸期盼的相見歡10/31登場,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尊重捐受贈者雙方意願,分別安排不公開(16對)與公開(9對)兩個場次,27周年慶主題特別以「豐生髓起」取自「風生水起」的諧音,象徵時來運轉,祝福每一位重生的受贈者好運來,健康平安、吉祥福氣。 其中年齡最小的受贈者今年6歲,一出生便被診斷出罹患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才三個月大就進行移植;年紀最大的受贈者65歲,曾經是羽球好手,如今已康健回到球場繼續奔馳跑跳。另一位受贈者,因為接受移植拾回家庭溫馨,整個家族出動34人,包了一部遊覽車來感謝捐贈者的救命之恩。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27年來,截至2020年09月30日止統計,移植案例數超過5,810例,許多血液疾病患者因為髓緣,得以重生,美好人生得以重新啟動。因為髓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醫護志工眾人努力下,以風生水起之勢,翻轉危弱的生命,逆轉人生,轉苦為樂。醫療科技與人類至高無尚的情操結合,為人間帶來生命的喜悅與付出的動力。 今年相見歡,難得出現臺灣原住民族的捐、受贈者,是由魯凱族的護理人員巴麗娟,捐贈給排灣族的小朋友程佑安,雙方都是原住民身份,小佑安的父親特地獻上自己創作的木雕「勇士」,同時傳達孩子抵抗病魔、捐者勇於獻愛的堅定精神,並特地帶著家人以族語現場演唱一首傳統古謠,悠悠古調吟唱感謝捐贈者的愛與救命之恩。 針對這對捐受贈者皆來自屏東的原住民,雖然族群不同,但因地緣相近,兩者的基因配型完全吻合,而且都是少見的「同合子」。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楊國梁指出,原住民基因型態中,擁有A24的比例偏高,尤其排灣族群擁有這個基因的頻率更是高達86%。魯凱族與排灣族地緣相近,加上同一族群近親結婚的關係,基因型態較容易產生所謂的「同合子」(homozygote)。(註:如果一個基因的兩個單元基因相同的時候,這個體就稱同合子。) 在每一年的相見歡都能看得見生命奇緣,捐贈者陳筱如與受贈者王皖伶皆來自慈濟科技大學,曾經都在同一個校園裡,卻不知道彼此未來就是自己生命中相當重要的人,王皖伶的兒子特地彈著烏克麗麗,向救他媽媽一命的恩人筱如獻唱歌曲〈心肝寶貝〉,感謝筱如可以讓他繼續當媽媽的心肝寶貝,王皖伶感激流淚表達「因為有妳的捐贈,讓我健康活著,可以陪伴孩子成長」。 茫茫人群中,究竟誰能與你的基因如此相近,甚至配型百分之百吻合?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指出,歷年已登記志願捐贈者累計 447404人 (包含美國地區 9216人),但目前臺灣原住民建檔數5374人,僅佔資料庫的百分之一比例,近年來,由於各族群的通婚,使得基因配型組合更加多元,極需不同種族的民眾參與造血幹細胞的捐贈建檔,增加配對率,讓血液疾病患者有更多康復重生的契機。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http://btcscc.tzuchi.com.tw/ 17news 新聞中心相關新聞 把握秋冬進補商機 酒店推溫補鍋物與秋蟹饗宴 嘉市警安全永續AI智能巡警 獲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殊榮 沒有「警專危機」只有「精準推動警專教育改革」 高哲翰講座教授說話了! 「吉•野餐」創新吉安在地美食好滋味 游淑貞連三年競比甄選原民農食冠軍王 花蓮縣推動家事商談駐點服務 助家庭在衝突中找到解方 【房市新知】申請「地籍異動即時通」「二類謄本住址隱匿」守護屋主隱私 PrevNext1 of 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