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 2 月, 2025

臺中市公共藝術遍及山海屯城

【民生好報記者 何宛玲/台中報導】

臺中市公共藝術的能量多元豐沛,近幾年設置作品數量常蟬聯全國之冠。在嚴峻疫情影響之下,臺中市府對於公共藝術的投入與支持不減反增,110年共完成27件作品及辦理16場教育推廣活動。至今臺中市公共藝術作品已達555件之多,且各區,讓藝術成為市民的日常。

文化局表示,公共藝術是由各機關學校依公共藝術設置辦法,為公有建築物量身打造藝術作品或辦理教育推廣活動,110年完成作品涵蓋了街道傢俱、雕塑、陶板、壁畫、遊具及裝置藝術等多元有趣的形式,其中學校完成的作品就佔了一半以上。尤其是各機關、學校師生及周邊居民的高度投入及創意,透過公共藝術設置過程的群策群力,讓市民認識建築精神或周遭文史及自然特色,更讓臺中人的生活沉浸在藝術及創意氛圍中。

臺中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也特別邀請曾為臺中花博及臺北世大運製作裝置的團隊豪華朗機工製作大型雕塑《精密之樹》,將精密製造科技比擬為大樹,乘載著臺中成為一座智慧機械未來城市的想望。

臺中精密機械園區邀請豪華朗機工製作大型雕塑《精密之樹》

曾參與過日本瀨戶內藝術祭的藝術家林舜龍,也為園區打造了一組三件作品《幾何的漫遊》,以幾何基本型態象徵一切科技創新的起始,並透過噴霧裝置將生硬的科技園區轉化為具創造及浪漫性的場域,為新媒體藝術作品數量較少的臺中增添新面貌。

臺中精密機械園區作品《幾何的漫遊》

在臺中文化資產園區旁的臺灣菸酒公司便利店,則多了臺中市第一件公仔式作品《為愛發酵》,並且打造出十分可愛的「臺啤公仔」及「酵母娃娃」,成為便利店的最佳迎賓員。

文化局目前也積極展開水湳經貿園區及臺中綠美圖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未來將持續透過更多元有趣的公共藝術作品及活動,讓市民了解臺中文化,並進一步參與共創臺中藝文新地景。

臺中文化資產園區旁的臺灣菸酒公司便利店設置了臺中第一件公仔式作品《為愛發酵》

相關新聞

1 of 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