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6 1 月, 2025
健康醫學

部中急診啟動非創傷醫療整合機制 各專科團隊第一時間介入評估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急診室除了搶救外傷或OHCA患者外,其中還要面對的一大棘手族群就是「多重共病」的非創傷患者。去年12月台中一位60多歲的李先生,因左側肢體無力到急診就醫,經診斷發現是急性腦幹中風合併有心房顫動及甲狀腺亢進。考量患者病情複雜,臺中醫院急診室啟動醫療整合評估機制,召集神經內科蔡宗璋主任、心臟內科鄭文君醫師、新陳代謝科鮑卓燦主任到場研擬整合性醫療計畫,做出最即時且專業的診治。病人住院完成治療後於今年1月初回診,走路僅需枴杖輔助,病情復原良好。

衛生福利部臺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陳莉瑋表示,急診的多重共病患者病情變化快速,若不及時發現問題並請專科醫師評估,到病房之後可能就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以李先生為例,雖然在急診室就發現左側橋腦缺血性中風(腦幹中風)、心房顫動及甲狀腺亢進,也照會各專科醫師進行即時處置,但收治加護病房的期間,李先生也曾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所幸在專科醫師的指示與呼吸器的輔助下漸漸穩定。陳莉瑋醫師說,若一開始不知道李先生有心臟問題,恐怕得在病房花更多時間找尋根本原因,無法即時對症下藥。

急診醫學科主任陳大中表示,相對於醫治創傷患者,控制出血、穩定生命徵象為首要任務;在面對非創傷甚至是多重共病的患者時,全面評估症狀、即時找出真因並治療,可避免患者後送病房後病情起伏過大,影響預後品質。根據國內大型醫院研究指出,由急診率先啟動全人醫療整合機制,可有效減少21.75%的急診待床時間,快速找出原因後進入專科病房治療,且降低87%~96%住院後6小時~24小時內轉加護病房的比例,病人出院後3日內再回急診的比例也降至2%以下。

臺中醫院為了即時預見急診患者可能的併發狀況,設立「非創傷急診醫療整合機制」。急診醫師確定非創傷患者的生命徵象穩定後會就症狀做全面性檢視,若病情複雜,就會召集相關科別的值班醫師到現場協助治療計畫擬定,給予急診病人最全面的醫療照護。

相關新聞

1 of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