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4 1 月, 2025
地方新聞民俗宗教

文化部《小鎮故事多2 》介紹笨港水仙宮與郊行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製播的文史藝術節目《小鎮故事多2 》,介紹笨港水仙宮與郊行。

水仙尊王是掌管水域和航海安全的神祇,台灣較大的港口都有水仙宮的設置或奉祀,有些也會依附在媽祖廟裡。划水仙,是早期船員一種向水仙王祈禱的方式,船在遇到大風大浪,困於水中時,船員們要眾口一起喊叫模仿鑼鼓聲,每人手拿羹匙和筷子死命地划,假裝划龍舟般,就可以得到水仙王的救助,順利靠岸。郁永河《採硫日記》中曾描述其景:「划水仙者,眾口齊作鉦鼓聲,人各挾一匕箸,虛作棹船勢,如午日競渡狀。凡洋中危急,不得近岸則為之。」

嘉義縣從新港南壇水月庵到北港北壇碧水寺正是笨港古市街的所在地,明天啟元年(1621),顏思齊、鄭芝龍率眾在笨港登陸,在此建立十寨與外九庄,「笨港」在漢人的開發史上正式展開。

清嘉慶21年(西元1816年),笨港縣城龐周獻匾「日月爭光」,直到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笨南、北街廈郊金正順、泉郊金和順、龍江郊金晉順,三郊發起捐資建後殿,奉祀原協天宮「關聖帝君」神像,自此成為二廟合一,其後歷近百年,受風雨侵襲剝蝕,民國36年(西元1947年),由地方募款重修,歷時3年完竣,本宮煥然一新,民國74年經內政部核定為國家二級古蹟,76年遭颱風侵襲,經政府撥款修護,於民國80年完成修護工程即今廟貌。

相關新聞

1 of 1,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