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中心/花蓮報導
花蓮縣政府在113年度海洋保育署辦理之「海洋環境管理地方政府考核」,榮獲「特優」最高等級肯定,顯示縣府在河海治理、海洋污染防治與永續生活推動等多方面表現卓越。此次評鑑獲獎不僅是對縣府施政的肯定,也彰顯花蓮在海洋環境守護上的堅持與創新。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自107年起,陸續成立了海洋環保艦隊、潛海戰將及海洋志工巡守隊等組織,強化政府單位與民間單位的合作,共同推動海洋污染防治教育、應變設備操作訓練,以及海洋污染緊急應變的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練,113年這些團隊共清除了15公噸的海底漂流垃圾,成效顯著;同時花蓮縣政府針對轄內易產生垃圾流入海洋的河川及排水熱點區域,設置攔除網設備,提前在河川上游及出海口進行垃圾攔截作業,有效降低海廢進入海洋的比例,此項作法不僅防堵了大量一次性塑膠製品與漂浮物,也落實從源頭解決海廢問題的治理理念。
花蓮縣亦導入數位科技,運用Google Map製作「海洋污染風險地圖」,整合沿岸重點場域、資源調度點及應變動線資訊。當海洋污染事件發生時,可透過系統迅速規劃最短應變路線,爭取黃金處置時間,大幅提升緊急應變效率與污染控管成效。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依山傍海,海洋是縣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永續發展的關鍵資產。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海洋污染議題,縣府團隊以「源頭減量、流域治理、全民參與」為主軸,推動多元整合措施,從河川流域至海岸線,全方位守護花蓮的海洋環境,建立全民海洋意識,為未來世代留下一片潔淨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