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11 月, 2025
健康

掀開矯正的面紗:隱形牙套 vs 傳統矯正,哪一種更適合你?

【記者:周輝霖 新北專訪】

市面上隱形牙套百百種,傳統矯正又讓人感覺可怕,加上矯正費用不低,究竟該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的矯正方式?
本社特別邀請畢業於台北醫學大學、並長期隨北醫團隊前往海外義診的璞臻新美學牙醫診所院長李牧謙醫師,為大家掀開矯正的神秘面紗。

兩個矯正黃金期:從小建立正確的牙齒發展方向

李牧謙院長表示,矯正治療通常有兩個最佳時機。
第一個階段約在 7 至 8 歲,此時可以觀察牙齒與顎骨的發育方向,若能提早介入,便可預防未來齒列不整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則是 國高中時期,此時恆牙已完全長成,副作用相對較少,矯正完成後外觀也會更為美觀。

「矯正屬於醫療的一部分,而所有醫療行為都可能存在副作用,」李院長強調,
「牙醫師的責任,就是評估這項治療是否利大於弊。在矯正過程中仍可能出現輕微副作用,但年紀越小、骨骼可塑性越高,風險也相對越低。」

3b31f2823f788de
李院長牙科診療畫面

隱形牙套:美觀又可自行清潔,但考驗自律

李牧謙院長指出,隱形牙套外觀美觀、不易被察覺,且可自行摘戴,對需要長時間在外活動或注重外觀的族群來說,是相當受歡迎的選擇。
由於能自由取下,清潔牙齒與牙套都較為方便,也能減少蛀牙與牙齦發炎等副作用。

不過,他也提醒,隱形牙套在「控根能力」方面略遜於傳統矯正,若是遇到較複雜的齒列或骨性問題,可能無法達到理想的矯正效果。
相對地,在力道分配與舒適度上,隱形牙套通常優於傳統矯正,若配合良好,平均每週即可更換新的一副牙套。

「隱形牙套最大的挑戰,是必須每天配戴約 22 小時,」李院長補充說明,「對於小朋友或自制力較弱的患者來說,若經常取下或忘記配戴,可能導致矯正時間拉長,甚至影響整體治療成效。」

752699667ab8c23
李牧謙醫師解釋隱形牙套優勢

傳統矯正:歷史悠久、效果穩定,但清潔較不便

李牧謙院長說明,傳統矯正是利用記憶金屬線與固定托槽,透過牽引的方式,將牙齒逐步移動到理想的位置。
「可以想像成,牙醫師是在把露出骨頭外的牙齒『輕輕往理想方向拉動』,」他形容道。

不過,傳統矯正的力量主要集中在同一條金屬線上,因此每顆牙齒所受到的力道不易量化與平均。若施力過大,可能出現「揠苗助長」的狀況,導致牙齦萎縮或骨頭吸收不及。而在特別傾斜或排列不整的牙齒區域,金屬線施加的壓力也會更重,更容易造成局部萎縮。

此外,因為金屬線與托槽連接在牙面上,清潔時較為不便,容易堆積食物殘渣與牙菌斑,進而引發牙齦萎縮、蛀牙或產生「黑三角」等問題。

「理論上,傳統矯正的副作用發生率會比隱形矯正稍高,」李院長指出,「但傳統矯正最大的優勢,在於這是一項發展逾百年的成熟技術,臨床案例豐富,適用範圍廣。且因為器材固定在牙齒上,不需依賴患者自制力,能確保矯正力道持續穩定,是非常可靠的治療方式。」

05d6d0c4d44262b

專業評估,打造最合適的笑容

這樣的講解,相信能讓民眾更清楚了解不同矯正方式的差異與選擇。
李牧謙院長提醒,矯正不僅能帶來外觀美感,更能改善清潔難度、提升咀嚼效率、維持長期的口腔健康。

然而,矯正方式並非一體適用,仍需依據個人口腔結構、年齡與生活習慣,由牙醫師進行專業評估與建議。
患者可與牙醫充分討論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計畫與醫師,共同打造理想笑容。

李牧謙院長現任於 璞臻新美學牙醫診所,診所秉持「專業、溫度與誠信」的理念,提供從矯正、植牙到美學修復的整體牙科照護,讓每位患者都能安心展露自信笑容。

相關新聞

1 of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