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唯寧/台北報導
秋天氣候宜人、楓樹染紅山林,可謂一年中最適合登山健行的季節。但對許多想親近自然的登山者來說,最擔心的不是體力不支,而是膝蓋疼痛。膝蓋是登山時最常受傷的關節之一,若忽略保護,很可能在下坡時疼痛難耐。World Gym提醒,掌握以下5招護膝原則,讓你的膝蓋上山有力、下山不痠痛。
登山5招護膝 征服山林更EASY
1. 增強肌力
增強肌力是護膝的第一步,膝蓋本身沒有強壯的肌肉包覆,穩定度仰賴周圍的肌群支撐,尤其是股四頭肌、臀大肌與大腿後側肌群。平時在家可進行深蹲、橋式、登階,是登山前最實用的準備,肌肉夠力,膝蓋才撐得住
2. 控制爬山節奏
登山最傷膝蓋的時刻其實是「下坡」,建議採「小步慢行」或「Z字形」走下坡,能有效分散關節壓力,同時避免背負過重背包,重量建議不超過體重的20%。
3. 裝備輔助
選擇有避震功能、包覆性良好的登山鞋,並搭配透氣襪避免摩擦,登山前檢查鞋底磨損,避免因抓地力不足而滑倒。若有舊傷或關節鬆弛,也可以適度使用護膝輔助,並善用登山杖分擔體重,雙手支撐可減少對膝蓋的衝擊。
4. 暖身與伸展不能少
秋季氣溫涼,肌肉與筋膜較僵硬,若未暖身就上山,容易拉傷或造成膝關節緊繃。出發前花5-10分鐘進行動態暖身,幫助肌肉進入工作狀態。登頂休息或下山後,也可進行靜態伸展,減少乳酸堆積與隔天痠痛。
5. 恢復與補給
運動後別忘了補充蛋白質與水分,幫助修復肌肉。亦可冰敷膝蓋10-15分鐘,降低發炎機率。
登山是耐力與穩定度並重的運動,平時養成肌力訓練與暖身習慣,搭配合適裝備與正確節奏,讓膝蓋長保健康、安全享受每一段旅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