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唯寧/台北報導
你是否也曾經下背痛,以為是椎間盤或脊椎出問題?其實,下背痛的隱形元兇,往往不是椎間盤,而是被忽略的「腰方肌」。腰方肌位於腰椎兩側,連接脊椎與骨盆,協助維持脊椎穩定與身體側彎。
張艾箴物理治療師指出,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或搬重物時姿勢不良,都容易讓腰方肌過度緊繃,導致下背痠痛,甚至延伸到臀部及大腿。想改善並預防並不難,World Gym Blog分享以下4個重點做法,從放鬆、伸展到日常動作修正,一步步幫你把腰方肌照顧好。
掌握4招 不再痛到歪腰
1. 按摩球放鬆
舒緩腰方肌的第一步,是透過按摩球放鬆。將手放在腰部正後方,摸到脊椎的骨突後再往外移動,經過豎脊肌的隆起,來到較平坦的交界處,即為腰方肌位置。把按摩球放在腰方肌上,避免壓在脊椎或骨頭,輕按找到痠痛點,保持壓力30-60秒並深呼吸,讓肌肉逐漸放鬆。
2. 腰方肌伸展
坐在椅子上,雙腳踩地,左手放在頭後支撐,右手自然下垂,收緊腹部以保持骨盆穩定。接著將身體緩緩向右側傾倒,直到左側腰部感受到被拉伸。動作維持15-30秒並深呼吸,每側重複2-3次。
3. 避免不良動作模式
避免久坐或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以及反覆彎腰、扭轉等動作;建議至少每小時起身活動或更換姿勢,降低腰方肌持續受壓的機會。
4. 注意站姿及坐姿
坐姿維持骨盆中立、脊椎挺直,避免駝背或單側倚靠;站立時肩膀打開、下巴微收,重量平均分佈在雙腳,減少腰部承受額外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