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好報記者唯寧/台北報導
有研究發現,喝咖啡的時間點,會與健康風險產生關聯。這篇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研究納入40,725位成年人的飲食紀錄數據,並進行中位數約10年的追蹤。研究根據飲用模式定義3類族群:不喝咖啡者、晨間型(只在上午04:00-11:59喝咖啡)、以及全天型(從早到晚都有喝咖啡)。
結果顯示,和完全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晨間型族群的全因死亡風險下降 16%,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下降31%;全天型族群則未觀察到相同好處。專家推測,晚間喝咖啡可能干擾睡眠,而睡眠不足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那麼,怎麼喝咖啡才更健康?World Gym分享以下4個方式。
喝咖啡不傷身 掌握這4招
1. 優先選擇黑咖啡
咖啡本身熱量極低,主要來自於額外添加的糖、奶精或糖漿。若習慣每天喝含糖拿鐵,很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攝取多餘熱量,增加肥胖與代謝疾病風險。想兼顧口感,可以改加少量鮮奶,或選擇肉桂粉、可可粉作為天然調味。
2. 不過量飲用
研究發現,每天2-3杯(每杯約240毫升)最合適,適量咖啡因能提神、促進代謝,但過量可能引發心悸、手抖、焦慮或腸胃不適。尤其下午或晚上喝太多,可能影響睡眠,就不建議。
3. 加入天然香料
嘗試用肉桂、肉豆蔻、薑黃或黑胡椒粉來替代糖漿,既能增添風味,也有助抗氧化與抗發炎。這些香料搭配黑咖啡,不僅降低熱量,還能增添健康價值。
4. 慎選咖啡豆來源
挑選品質透明、有產地標示的咖啡豆為佳。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含有豐富的多酚類與抗氧化物質,有助心血管健康;相對地,過度加工或品質不佳的即溶咖啡,可能含有額外添加物或過多糖分。
咖啡是許多人每天的「儀式感」,試著集中在中午前喝完每日咖啡份額,會比起全天型咖啡者,更能幫助維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