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煒程 記者/新竹報導】2025年10月26日,台灣面臨自2018年嚴密防堵以來最嚴峻的挑戰。行政院與農業部於昨日(25日)正式確認,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爆發的豬隻異常死亡事件,經病毒分離檢測證實為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陽性,這不僅是台灣本土首例豬隻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的案例,也使台灣「亞洲唯一三大豬病非疫國」的地位受到衝擊。
疫情始末:廚餘餵養場成破口
- 事件爆發: 該案場自10月10日起陸續出現豬隻異常死亡,至10月20日累計死亡達117頭。
- 初步檢驗: 10月22日,農業部獸醫研究所初步檢驗結果呈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並於10月25日完成病毒分離,正式確診。初步分析顯示,該病毒株與越南方面的病毒株相似度較高,懷疑可能是透過境外途徑傳入。
- 關鍵疑點: 該養豬場飼主被發現有廚餘蒸煮作業與規定不符、飼主通報與化製場資料不符等違規情事。環境部亦指出,該場未依規定每日上傳廚餘蒸煮紀錄。廚餘餵養被視為病毒傳播的潛在途徑。
政府緊急應對:延長禁運禁宰10天
面對疫情,中央政府已迅速啟動最高規格防疫措施,行政院長卓榮泰於26日宣布,將進行為期第二階段的作戰計畫,並提出五大作戰方針:
- 從嚴防疫,延長管制: 全國豬隻禁運禁宰措施自10月22日中午12時起實施5天後,再延長10天,以「守護產業、守護食安」。同時,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 落實疫調、精準研判: 加強對該案場及其40處關聯場的回溯調查,精準掌握肉品流向,發現可疑狀況立即銷毀。
- 廚餘清運安全、去化有序: 針對全國435處廚餘養豬場全面檢驗設備並加強把關,確保廚餘運送、儲存及去化場所的安全性。
- 加強邊境管制: 升級邊境檢查,包括對旅客行李進行100% X光機篩檢,遏止走私肉品流入。
- 提供協助與補償: 承諾對受疫情影響的養豬戶提供轉型與損失補償。
<圖> ai是意圖
產業與市場影響
- 豬肉供應: 農業部表示,目前有足夠的冷凍豬肉庫存,可供應市場約一個月的消費需求,呼籲民眾毋須恐慌。
- 外銷暫停: 台灣已依程序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通報案例,並暫停豬肉產品出口。若要重返非疫區,必須在通報後3個月內無新案例才能提出申請。
-
衍生事件
中央前進應變所強調,非洲豬瘟只感染豬隻,不傳染給人,請民眾放心食用合法來源的豬肉。當前重點在於全民配合防疫,共同防堵疫情擴散。













